首页>热点 > 正文

春江一曲柳千条

2023-03-11 15:59:30来源:


【资料图】

一直向北。过张杨路,云层变厚了,淡灰里添了些铅色云朵,我知道,是离江近了的原因。

过昌邑路,望见一截江堤,由民生路码头边的岔路,骑上滨江绿道,二号望江驿站旁,有亭翼然。远看杨浦大桥上的车辆,像穿行于天街,而江上络绎的船只清晰可辨。

在绿道骑行,天空寥阔旷远,江风浩荡入怀。俯瞰宽广的水面,波浪起伏、船来船往,两岸建筑好似连绵的青山,一种登高望远、“荡胸生层云”之感油然而生。

虽然住得并不近,我还是喜欢骑车来这里,在打谱琴曲《春江》时,来得更勤。

古琴打谱是对古谱进行挖掘、将减字谱“译”成可以演奏的乐谱的过程。我打谱的《春江》是依据明嘉靖年间萧鸾编撰的《杏庄太音补遗》。原谱八段,一、五段为内容相同的泛音段,为免重复,我对两段的速度、节奏、句子的气口等做了不同演绎。第一段为全曲开头,具空灵感,如清晨的江面上,朝阳初升、雾气弥漫;而第五段处于乐曲情感的高潮,用明快活泼的调子,表现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在杭州参加打谱会时,我给来宾做了讲解和演奏,记得演奏前遇一位观众,他告诉我说是上海人,因喜欢古琴,一大早特意乘高铁来的,听了以后心里很感动。《春江》,有春天的蓬勃朝气,亦有对春光易逝的感慨,“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黄浦江赋予我一江春水的灵感。

在我骑行的目的地——陆家嘴,历史上曾有一段与琴相关的佳话。上世纪那里有条春江路,三位著名琴家恰好居于春江路的同一幢楼里,他们是被琴界称为“浦东三杰”的彭祉卿、查阜西和张子谦。张先生的《操缦琐记》记载:“甲戌(1934年)秋,获交修水查阜西、庐陵彭祉卿两先生,同居浦左,朝夕聚晤,弦轸乃无虚日。”后来,他们三人发起成立今虞琴社,定期办活动,是南方最有影响的古琴组织。当时春江路有码头,1934年开通了至浦西铜人码头的春铜线,1935年有春北线至北京西路。想来那时的春江路上,一定常常回荡起各地琴人们的琴声吧。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宁静的时光不再。“三杰”中除张先生仍在浦东外,查与彭均去了大后方云南,他们在那里用琴声为颠沛流离的生活带来欢乐。老舍先生《滇行短记》里曾有过描述:“在龙泉村,听到了古琴。相当大的一个院子,丛丛绿竹。竹前,老梅两株,瘦硬的枝子伸到窗前。巨杏一株,阴遮半院。绿荫下,一案数椅,彭先生弹琴,查先生吹箫;然后,查先生独奏大琴。在这里,大家几乎忘了一切人世上的烦恼!这小村多么污浊呀,路多年没有修过,马粪也数月没有扫除过,可是在这有琴音梅影的院子里,大家的心里却发出了香味。”

每每行至陆家嘴,我会在江边广场小憩,看江鸥盘旋、江流拍岸。逝者如斯,美好的事物终将长留人间。(张艳阳)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