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 正文

兴水利采煤炭制陶器……中年失意的赵时春拒绝"躺平"

2022-11-30 18:56:09来源:凤凰网甘肃

石巨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赵时春四十二岁那年,鞑靼进犯山西神池,他率兵急趋御敌,不幸中伏,所部全军覆没。突围后,朝廷着其“回籍听调”,从此彻底结束了他的官场生涯。

赵时春“解官归”后,除编修《平凉府志》时,曾居住在平凉城外,此后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华亭县砚峡乡“两亭沟东二里许”度过的。在此期间,他积极倡导华亭的父老乡亲开采煤炭,多方引进和探索新的陶瓷制作技艺,提高了华亭煤炭采掘和“陇上窑”制陶工艺。

更重要的是,赵时春在这里写下大量诗文的同时,还念念不忘济世情怀,开启了陇东水利灌溉的先河。1555年,从夏到秋天旱无雨,河水断流,热风滚滚,禾苗枯死,眼看就要遭年馑,时任县令王官心急如焚,就找到赋闲在家的赵时春商量对策,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开凿惠民渠引水灌田。

王官委托赵时春牵头组织实施惠民渠建设,命令管理县衙的公差里胥率领七十多人参与施工。他们充分利用西华川西高东低、水流快速的特点,从仙姑山东麓起,开山石,筑堤坝,自西向东修渠筑堤十多里,将县城西区周边沟渠汇入汭河的水分一半引入新渠,再沿主渠两侧开凿支渠,以灌溉川区农田。惠民渠的干渠占去了上亭庙前官路的一半,还贯穿了辛氏、张氏、赵氏三个村庄,支渠不计其数。由于这项工程符合民意,深得人心,因此不但阻力很小,当地群众还积极集资投工,提供各种便利,大力支持渠系建设,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从渠道开挖到实现灌溉,用了不足十天时间。工程告竣后,华亭已废的古仪州城池之中也蓄满了水,城池之外的川田也都得到了灌溉,受益面积比较广阔。

惠民渠工程是华亭乃至陇东兴修农业水利工程的开端,在当地民生改善中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平凉知府对此十分肯定和赞许,并认为汭河与泾河流域情况基本相似,提出要广泛借鉴和推广华亭引渠灌田的经验。一时间,附近州县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兴修水利的做法在平凉泾河汭河流域迅速推广开来。随后,赵时春还撰写了《惠民渠记》,记录了开凿惠民渠的情况。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四百多年过去,惠民渠已完全看不见了踪迹,但当地大部分地名村名尚沿用至今,山沟梁峁静默如故,淙淙汭水清澈依然,惠民渠滋养过的土地也还在一如既往地造福着当地群众。

参考资料:

1.〔明〕赵时春《平凉府志·第十一卷华亭卷》

2. 华亭县志编纂委员会主编《华亭县志》(1996年甘肃人民出版社版)

(新平凉)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