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力派告诉你,清代鼎盛时期的兰州是何番景象:天天快讯
2023-03-09 16:43:38来源:凤凰网甘肃
兰州汉魏时为金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在皋兰山下置兰州,以皋兰山为名,沿袭至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省,兰州成为省会。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移驻兰州,为兰州府,改兰州为皋兰县,为府治,辖皋兰县、狄道州、河州、渭源、靖远、金县六属。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陕甘总督从西安移驻兰州。从此兰州成为大西北的军事、政治、经济、交通、文教中心。
临洮诗人吴镇(1721年-1797年)与兰州很有缘分,他早年赴兰州府贡院考课、研读兰山书院,中年出仕过往兰州,晚年主讲兰山书院八年,因此他熟悉兰州历史文化,热爱兰州山川名胜,并与省城高官师友文士酬唱,抒发友情,挥毫为兰州世族家谱写序,为名人撰写墓志,从中可窥乾嘉时期兰州社会、文坛、书院的一些颇有细节的片断,为认识清代鼎盛时期的兰州提供史料。
现据吴镇《松花庵全集》选出吟咏兰州的诗歌,从名胜古迹、友朋酬唱、书院课读等方面作一赏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名胜古迹
《候马亭歌》:
汉武望马如望仙,恨无桂馆通祁连。汗血千载化龙去,至今候马空亭传。空亭一望连沙草,极目长天但飞鸟。君不见子卿憔悴李陵悲,英雄尽向盐车老。
此诗作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夏的府试。吴镇正在兰山书院肄业,陕甘学政学清溪来兰州考课诸生,兰州府六属生童及书院秀异者约三百人与试,考题有《皋兰山赋》《积石歌》《候马亭歌》《鸟鼠同穴辨》《泻湖峡铭》《双忠赞》《红泥岩宝志遗迹记》《红叶当阶翻》五排共八首。其中只有吴镇与皋兰刘渭卿二人全部作完试卷,吴镇考列第一,刘次之。考官的总批有“亦有登泰山,凌绝顶之概。鱼跳波瘦蛟舞,笔之险劲似之”之句。
候马亭为汉武帝遣贰师将军伐大宛获天马,东行接待之所,传在兰州城西六十里扎马台。一说在沙井驿西北二十里的白家铺子,是从兰州经沙井驿到庄浪(今永登县),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这里“南津黄河,北抵烟塞,惟东西 往来通一途,为甘、肃边隅之喉襟也”。吴镇此诗讽喻汉武帝爱马不爱人才,慨叹人才郁郁不得志而老死的情形,抒发一腔苍凉悲壮之气。
《阿干歌》:
阿干西,我心悲,阿干欲归马不归。为我谓马何太苦?我阿干为阿干西。阿干身苦寒,辞我大棘住白兰。我见落日不见阿干,嗟嗟人生能有几阿干?
阿干河位于兰州城西,后人将“阿干”这一兰州地名与吐谷浑语哥哥的音译“阿干”混淆,将发生在辽东的鲜卑若洛廆与其庶长兄吐谷浑,因两部落马斗相伤,若洛廆令其兄远离,吐谷浑遂率部西来陇上,若洛廆悔恨兄弟失和,追思吐谷浑,作《阿干歌》,以此歌为辇后鼓吹大曲。
吴镇往来临洮、兰州,常登阿干岭,常沿阿干河北行走,遂对吐谷浑兄弟失和之事感兴趣,但《阿干歌》歌词失载,吴镇遂代若洛廆拟作歌词,表达若洛廆思念兄长于之情,悱恻缠绵,催人泪下。大棘,在今辽宁易县小补,西晋元康四年(294年),鲜卑慕容若洛廆徙此。白兰,魏晋南北朝时羌族别种,分布在青海南部、四川西部。
《志公洞歌》:
志公洞在红泥岩,流水活活石巉巉。相传群蛙旋洞口,志公咒之蛙悉走。或戏捕蛙投洞旁,须臾惊怖皆逃藏。志公后住南朝寺,锡杖刀尺麈扇备。简文生日即咨嗟,早识侯景为冤家。神功莫补梁皇忏,故与爬沙唱清梵。
志公洞在五泉山东一里红泥沟内,沟深壁立,林木蓊蔚,泉水潺湲,盛夏沟内寒气逼人。岩壁有洞,传释宝志趺坐洞内参禅,嫌青蛙鼓鸣,咒之出沟。实因沟寒,青蛙不能生存。释宝志,本姓朱,南北朝时金城人。少出家南京道林寺,行为怪异,“居止无所,饮食无常,发长数尺,常跣足行街巷。执一锡杖,杖头挂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时或赋诗,言如谶记。”皇子(即后来的简文帝)生,“志曰:冤家亦生。后知侯景同日生”。梁大宝二年(552年)简文帝被侯景所杀。诗人对于释宝志的神异予以简要述评。
《薛王坪歌》:
兰山五泉下,西有薛王坪。薛王何王坪?言是薛举之先茔。忆昔隋氏乱,绿林分战争。尔举果何物?乃敢虎踞雄金城。斯时四海已鼎沸,谁复西向收欃枪。嗟尔子仁杲,乃更凶暴凌苍生。盗跖肝易脍,汲桑扇难擎。不有晋阳真人出,黄河恶浪何时平?鸷鸟旋就射,封狶亦遭烹。薛家三尺土,秋草尚纵横。至今里人每上冢,凭吊若有枌榆情。咄此兔窟与獾穴,焉用杯酒浇丛荆。兰山古,五泉清,堪齿冷,薛王坪!
薛王坪即今华林坪。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举在兰州举兵反隋,建国西秦,自号西秦霸王,“在其祖先墓地建置陵邑,立庙于城南,陈兵数万人,出巡扫墓,然后大飱士卒。”但因其子薛仁杲异常暴虐,指挥失度,被李世民剪灭。诗人以人本主义情怀出发,予以谴责,并批评清人凭吊薛王坟的行径。
《山子石》:
明代值全盛,肃藩愁太闲。辇金求怪石,拔地起崇山。珠馆千花绕,瑶阶一水环。野鹰集台下,仙犬吠云间。带砺宗盟歇,牲牢鼎食艰。桐封真作戏,桂隐杳难攀。乌啄王孙去,鹃啼帝子还。何如淳化帖,犹带土花斑。
兰州方言称石垒假山为“山子石”,为明肃王凝熙园(一名凝熙观)的俗名,亦称山字石。位于内城东北隅,约一平方里,即今省政府以东、山字石、会馆巷一带。明肃王亭台楼阁,凿池掘洞,广植奇花异草,为肃王宗室游赏之地。当年兰州大旱,饿殍盈道,肃王以工代赈,建园,饥肠辘辘的灾民为获取肃王发放的钱粮,“运傍河禹王庙金山下破山石入府,叠石为山,因泉为池。山下洞壑幽远”。“明代值全盛”八句写肃王建园及园里景观之美。“带砺宗盟歇”四句写明太祖分封诸子,以永固皇土的用意。“乌啄王孙去”四句,写崇祯末,李自成部将贺锦杀入肃王府,诛杀末代肃王朱识鋐,焚烧肃王府,惟剩朱识鋐与其父肃宪王摹刻的宋本《淳化阁帖石》,流露出几许苍凉之感。
友朋交往
《题李汇川溥小照》:
尺幅有神仙,人言是汇川。琴横古松侧,诗就野花边。逸气凌双塔,闲情寄五泉。登楼寻醉墨,谁复数张颠?
“李汇川”,名溥,书斋名醉墨楼,皋兰县人,善书米南宫。为吴松崖的好友,为李赋诗三题四首。此诗系为李汇川画像所题,称李有仙风道骨,喜欢游历名山胜水,为书法家,以狂草著名,比为唐朝狂草大家张旭,能诗工琴。吴镇见醉墨楼上“书卷满床头”“飞翰洒明球”,可知李汇川爱读书,书作不凡。
《李汇川雨中邀饮五泉》:
青笠红杉上五泉,水竿风铎响泠然。游人莫恨苍苔滑,妙领山光是雨天。
翠微深处起楼台,天外黄河入酒杯。看尽东川三百里,柳烟花雾绕蓬莱。
第一首写清风微雨中,吴李登临五泉山,领略别具一格的山光景色。第二首豪情横生,黄河入酒杯,东川三百里,柳烟花雾似蓬莱。
《赠唐介亭》:
潇洒唐生号介亭,图章入妙画通灵。几家篆籀镌奇石,随处云岚挂小屏。白塔山前风浩浩,红泥岩下水泠泠。与君把酒欢无极,沉醉何妨倒玉瓶。
唐介亭(1756年-1836年),名琏,字汝器,号介亭,别号栖云山人,皋兰县南园(兰州城南)人。二十岁丧偶,终身不复娶。跟兴隆山道士悟元子讲求养生长生术,好游山水,登峰造极,步履如飞,年八十余无疾终。工琴,善篆刻,书画尤超绝伦。著有《松石斋集》。“几家篆籀镌奇石,随处云岚挂小屏”,实写唐琏书画篆刻作品为世人喜爱情形。
《赠赵怀亭》:
高人余韵落丹青,随处云岚绕画屏。欲识风流小松雪,皋兰今有赵怀亭。
赵春谷,字怀亭,号虚斋,皋兰人。工花鸟人物。善养生,年八十余而终。赵怀亭的“山水清奇雄秀,尺幅千里,仙山楼阁,野水柴门,取景无穷。人物则仕女秾丽,神仙翩跹,或用指画,乱头粗服,奕奕有神。翎毛花竹,点染生动,莫不精妙。作画家全才也。因此,吴松崖盛称赵怀亭为“高人余韵”“风流小松雪”,即元代书画家赵孟頫。
书院课生
《福制府聘主书院造次言怀》:
书院经传处,萧散称老儒。若云通请谒,何以训生徒?冰雪文虽少,山林兴不孤。威名能下士,或反重王符。
乾隆五十年(1758年),64岁的吴松崖受陕甘总督福康安礼聘主讲兰山书院。兰山书院是省立书院,一般礼聘翰林、进士为山长,福康安何以能“下士”举人出身的吴镇,并目为以《潜夫论》名世的王符,聘其为山长呢?这是因为福康安分外赏识吴松崖的诗名及道德文章,尤其激赏吴镇的律古诗,称:“律古精严,天衣无缝。虽白狼、朱鸾,逊此矞皇。”所谓律古诗,系吴镇任韩城教谕时,为诱掖诸生,集汉魏六朝佳句为律诗一卷,既协格律,又便翻阅,诸生可由近体诗中获古调之真髓,助力咏诗作赋,以备科举考试。
为此吴镇对福康安的知遇之恩,念兹在兹,曾赋《送福中堂入觐》七律四首,称颂其功绩:
黄河夹岸马频嘶,父老盘辕怅解携。坐镇严公方玉垒,趋朝郭令已沙堤。金汤百二归陶冶,桃李三千待品题。此地谁为天一柱?还应紫气入关西。
煌煌钟鼓动西京,驿路迢迢接凤城。三辅版图鹑首重,九边经略马蹄轻。风沙晓霁山川古,阴雨春酣草木荣。此去如膺前席问,献芹野老是丹诚。
灼灼春萱傍紫薇,白云高处每依依。长途惯说封鱼返,古塞频看乳雁飞。锡类恩从丹禁出,促装人自玉门归。西池王母琼花宴,笑指金貂作舞衣。
再世丝纶归亚相,六韬才略冠通侯。阮公客贱仍青眼,王业宫尊尚黑头。捧日有心人竞仰,凌云无赋我何求?尧封禾稻商岩雨,愿播皇恩遍九州。
福康安(1754年-1796年),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孝贤皇后侄,大学士傅恒之子。官吉林将军、盛京将军,云贵、四川、闽浙、两广、陕甘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等。破石峰堡,封一等嘉勇公。率军入藏,驱逐廓尔喀侵略军。平定台湾林爽文和湘黔苗民起义。厥功显赫。
福康安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任陕甘总督,次年离任赴京户部尚书,吴镇诗当作于是年。第一首写省城父老送别福康安的情形,将其誉为唐代名将郭子仪。第二首写福康安经略陕甘的情形,吴镇愿做顾问,以向福康安“献芹(谦言自己的建议浅陋)”。第三首为祝福康安之母祝寿。第四首写因乾隆帝的恩典,福康安与其父傅恒均拜大学士,封为公爵。
《书院训士次陶移二首韵》:
主人法鹑居,随处即安宅。学舍如蜂房,相依在朝夕。曰余之兰山,谬充铅椠役。待问本空空,诸生尚前席。朅来逾五载,情好倍畴昔。客鸟托高枝,胡能遽离析。
学剑观千剑,道通文与诗。君等倦读书,吾当自读之。所嗟桑榆道,去者不可思。如何桃李班?浪掷青春时。鹅湖及鹿洞,成法宛在兹。负笈从尔至,滥竽将谁欺?
乾隆五十三年(1789年),吴镇68岁,已主讲兰山书院五年,遂次韵陶渊明五古《移居》二首,抒写书院的课读生活。第一首写自己虽为“客鸟”(旅居者),住所“鹑居”(简陋的居室),但安居(安宅)如常,主讲书院,与诸生朝夕相处,“情好倍畴昔”,所以不忍“遽离析”(分离)。第二首写吴镇用宋儒陆九渊、朱熹制定的鹅湖、白鹿洞书院学规,要求诸生珍惜光阴,不能“浪掷青春”,认真读书写作,以求“道通文与诗”。
吴镇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如皋兰人秦维岳为翰林院编修,湖北盐法道,倡捐创办五泉书院。著有《听雨山房诗草》等。武威人周泰元为进士,官礼部郎中 。狄道人李苞为举人,官蓬州知州,升东城兵马司副指挥。著有《牵丝诗草》。武威人郭楷为进士 。官原武知县。主讲灵州奎文书院、凉州天梯书院。著有《梦雪草堂诗稿》等。
邓明
(兰州日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