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 正文

资讯推荐:敦煌色彩,丝绸之路上的绚丽国风

2022-11-04 17:49:46来源:凤凰网甘肃

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里都在演奏着色彩的交响乐。红色的炽烈、棕色的厚朴、黑色的凝重、白色的空灵……


(资料图)

敦煌画工如同用色彩奏响音乐的大师,让冰冷的洞窟奏出佛国世界华丽的梵音。

敦煌壁画的色彩,让著名翻译家、美术评论家傅雷赞叹不已:“莫高窟早期壁画色彩的鲜明大胆,取材与章法的新颖,绝非唐宋元明正统派绘画所能望其项背。……那些无名作者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活生生的,朝气蓬勃,观感和儿童一样天真朴实。但更有意思的是愈早的愈时尚,例如北魏壁画色彩以深棕色、浅棕色与黑色交错;人物之简单天真近于西洋野兽派。中唐盛唐之作,仿佛文艺复兴的威尼斯派。可是从北宋起色彩就暗淡了,线条繁琐了,生气索然了,到元代更是颓废之极。我看了一方面兴奋,一方面感慨,这样重大的再发现,在美术界中竟不曾引起丝毫波动!”

让我们顺着傅雷先生的指引,来一次莫高窟壁画上的色彩巡游吧,你会发现那些无名的敦煌画工才是真正的色彩大师。

从十六国晚期的北凉到南北朝时期,是敦煌莫高窟的童年期。这个时期的壁画从构图、技法到色彩都尚未脱去西域影响,带有明显的中西合璧的艺术特征。

∇ 莫高窟第275窟 | 出门四游 | 北凉 ∇

莫高窟最早的洞窟之一——北凉时期的第275窟,大面积的赭红色,营造出一种扑面而来的热烈庄严。

∇ 莫高窟第249窟窟顶 | 阿修罗与中国四神 | 西魏 ∇

西魏249窟西顶一幅满壁飞动的神仙图里,中间是阿修罗,两侧却是中国传统的风、雨、雷、电四神,东西方的天神们在莫高窟壁上飞舞。

∇ 莫高窟第428窟 | 飞天 | 北周 ∇

至于北周,中西合璧的画面处处皆是。顶上是舶来的飞天,壁上是中原的长袍人物,他们奇妙地共处一室,却和谐融洽。

和西域的壁画一样,敦煌早期壁画的线条也是相对简略,赋彩成为塑造形象的重要环节,追求平面大色块的装饰美和强烈的用色对比。所以莫高窟早期洞窟的壁画用色只有白、黄、红、黑、蓝、绿等五六种色,但依然给人色彩斑斓的丰厚感觉。

红与黑、白与黑、白与红、白与绿……敦煌早期洞窟的色彩、笔力、情绪浑然一体,迸发着原始而内在的生命力。画师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形成张力,产生一种浑厚朴实的色调。

∇ 莫高窟第244窟 | 天宫散花飞天 | 隋 ∇

进入隋代,随着佛教的中原化和本土化,敦煌壁画也开始换成了中原文化的血型。

常沙娜先生的观察很细微:“到隋代,基本上也是以浅底子为主,但是里面石青、石绿开始多了,建筑的屋顶是石青,山、水、树是石绿,赭石勾线。隋代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深底子的笔触,虽然历经千年,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当时的画工所刷的笔触,颜色(虽然)是深深的,但是毛笔的笔触还是显现了出来。”

∇ 莫高窟第217窟 | 大型经变画的浓墨重彩 | 盛唐 ∇

步入大唐盛世,敦煌壁画的色彩表达进入全面成熟与辉煌的鼎盛时期。敦煌画工仿佛打翻了上帝的调色盘,五彩缤纷的矿物色获得了彻底解放。绚烂夺目、充盈饱满的色彩呈现了一个元气淋漓、生机勃勃的时代。尤其是金碧辉煌的大幅经变画,色彩浓烈奔放,线条酣畅淋漓,把中国美术推上了后世无法企及的高峰。

∇ 莫高窟第320窟 | 观经变 | 盛唐 ∇

段文杰先生在《谈临摹敦煌壁画的一点体会》一文中说:“盛唐时代,色彩的发展可谓登峰造极,色种增多,叠韵复杂,烘染真实而富于变化,一颗宝珠有叠韵四五次的,一瓣莲花有重叠各种色彩二十多层的。”

在波澜壮阔的大唐之后,敦煌进入了120多年的曹氏归义军统治时期,时值中国的五代和北宋。

曹氏政权很灵活,首先采取的是和亲等友好外交手段,使其统领的沙州(敦煌)、瓜州两地一度出现了史料中记载的“风调雨顺、岁熟时康、道塞清平、歌谣满路”的美好景象。

∇ 莫高窟第61窟 | 登高图 | 五代 ∇

这一时代面貌被绘制在了以第61窟为代表的洞窟里。它们的色彩有雍容华贵,也有平和素雅,有浓墨重彩,也有清新写意。

∇ 榆林窟第3窟 | 玄奘与孙悟空 | 西夏 ∇

但到了西夏以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洞窟色彩完全是另一种特征了。

冷峻的石绿色和鲜明的黑白一起统领着一个个洞窟的色调,一种寂静而神秘,旷远而幽深的气息弥散在人物的面庞、山水的褶皱间。

∇ 莫高窟第465窟 | 欢喜金刚双身曼陀罗 | 元 ∇

元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沙漠丝路衰落。随着敦煌的沉寂,绵延了1000多年的色彩交响终于曲终人散了。但这个“沙漠中的美术馆”却让这1000多年的时间充满了重量。因为它的存活不断验证和填补着一个个美术史上的空白。

敦煌不同时期的壁画色彩,填补了中国画史的空白。“你说,隋唐之前的,你去哪里看这么丰富,这么完整,这么多朝代的呢?”赵声良说,“我们在别处是看不到的。只有在敦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蒋采萍认为,敦煌莫高窟有一部中国画活着的“色经”。她说:“中国绘画史中对绘画颜料的记载很少且缺乏系统性,这与中国宋元以后水墨画成为画坛主流有关。《墨绘》等专著流传,可你听到过《色经》吗?没有!可莫高窟完整保留了1600多年中国绘画色彩的演变过程,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色彩体系和艺术方式,这不就是中国绘画史上活着的《色经》吗?”

文章摘编自《敦煌画派》

(敦煌书坊公众号)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