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 正文

全球关注:徐霞客笔下陇上瓷都炉火旺千年 最繁华时堪称"小上海"

2022-10-31 09:08:27来源:凤凰网甘肃

由北向南寻迹甘肃的古镇文化(2)

甘肃华亭市安口镇是甘肃四大古镇之一,这里的高镇村,又名窑头镇,是闻名全国的“陇上窑”——安口窑最主要的制瓷基地,作为安口窑陶瓷文化元素最为鲜明、陶瓷工匠最为集中、陶瓷工艺最负盛名的古村落,高镇村于2017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

安口镇的高镇村,给人的印象似是由陶工用泥土揉捏而成的,色调有些沉郁,带着些许“野村”的意境——民居依山排布,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民居大多为平顶的,可用来晾晒瓷坯。陶瓷罐罐在这里是随处可见的,它们或被砌成院墙,或被他用,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说高镇村这个名字,或许不为很多人知道,但它的另一个名字——窑头镇,在一定区域里可谓家喻户晓。

以窑为业,以窑为生,“窑头镇”的名号因“窑”而来。

一个村有一个村安身立命的基础。窑头镇的陶瓷制造业,赓续绵延,千年不绝,把光阴的流转、世事的变迁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一处山崖前,一座已经垮塌的废窑残存的一角,原是村里的一座久叩不开的陶神庙;行进中,脚下随便一踢踏,便蹦起巴掌见方的瓦砾瓷片;目力所及处的院墙、甚至是房屋的墙基上都嵌着一口口已经残破的粗瓷大缸和陶罐……

恍然中,如若感受到那个窑场林立的辉煌之时——青烟直冲云霄,炉火映红天宇,制陶师傅转动飞轮,手中陶泥如旋风般划出道道圆弧,随即捏成了盆钵碗盏,抬匠们赤膊抬着陶罐装运,螺马嘶鸣,人声鼎沸,陶器遍目……

(二)

窑头镇陶瓷业的名气到底有多大?

且从两位明代名人的著作中寻个究竟。

一位便是大旅行家徐霞客。据《徐霞客游记》记载:“窑头镇所烧土瓷自秦虞瘀父,为周陶正创迄今。”虽从此游记中很难判断徐霞客是否到过华亭,但其文章中的这一处闲笔——仅此一笔——就足以让窑头镇乃至华亭都熠熠生辉。

另一位则是大学者宋应星,其在《天工开物·陶埏》中品评天下陶土:“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开封禹州;南则泉郡德化,徽郡婺源、祁门……”华亭赫然在列。

据宋应星的记载:“明代安口确为陇上窑所在地,烧制青釉瓷器。” 由于安口窑以炼制颇负盛名的青花瓷为标志,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又因华亭诸多地域储有大量优质陶土资源,进而安口窑携“陇上窑”之美名成为西北著名的民窑,而“陇上窑”是明代人们对华亭陶瓷窑场的统称。

华亭,不仅贮藏有丰富的煤炭,还有质地精良的陶土。煤火爝爝、陶泥烧结,根据遗址的考证和历史典籍的记载,安口陶瓷业的脉络清晰可见——始自西周,兴于唐宋,闻于明代。

北宋时,华亭的瓷器生产重点产区是在如今华亭县的砚峡乡。据说北宋天禧、天圣年间,砚峡的青瓷已成为朝廷的贡品。

明代是华亭陶瓷业较为兴盛的时期。特别是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后,窑场又从安口的杨家沟扩展到了砚峡,恢复了砚峡窑。

到了清代,华亭的陶瓷业由于兵燹之灾,不仅发展缓慢,而且制作工艺严重衰退,从细瓷生产衰变到民用粗瓷,不禁令人扼腕长叹。

但即使如此,安口的陶瓷业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规模,据甘肃省档案馆保存的民国时期的《甘肃省轻工业调查表》统计,在安口窑经营陶瓷的厂家及店铺就有142家,瓷窑50多座,从业人员3000多人。

20世纪50年代,安口窑出产的野鸡红罐因其釉色明亮,质地敦厚,被故宫陶瓷博物院收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安口陶瓷达到了其发展的黄金期,从业者超过1万人。彼时,安口镇的繁华远超越了平凉市其他几个县区,成为了当时的“小上海”。

(三)

于时过境迁中,安口镇的陶瓷业从绚烂归于沉寂。大量的瓷窑被废弃,现在幸运保存下来的窑址虽然在高镇村仍有分布,但往往被荒草湮没,非当地人指点,难以寻觅。

高镇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后,声名再振。其鲜明的陶瓷文化元素、集聚的能工巧匠、久负盛名的陶瓷工艺吸引了众多媒体、专家、摄影爱好者驻足采风,大型抗战剧《丝绸之路大国脉》及《问道崆峒·走进平凉》大型媒体采访团等省、市、县媒体先后在高镇古村落选景考察,以其独有的魅力“圈粉”无数。

近年来,安口镇利用“窑头镇”特有的陶瓷文化,修建了高镇陶瓷文化广场,配套陶瓷文化墙一座,陶瓷展览馆。高镇村整饬了传统村落、院墙、道路,保留了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宅、窑址、古树名木,修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宅,复原了当年的生产生活场景。

时常可以见到络绎不绝的游客,三五成群地于瓷缸陶罐组成的院墙边留影自拍,偶尔捡到一两枚瓷片,细细擦拭着,如同寻到了一处历史的蛛丝马迹……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雷媛 刘小雷

(奔流新闻)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