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课堂作业就是设计城市,上海美术学院为这座小城艺术蝶变赋能|当前聚焦

2023-03-13 15:55:01来源:新民晚报


(资料图片)

新民晚报讯(记者 乐梦融)千年前,“东洲”与“布洲”泥沙交融接壤成型,最终连通大陆。十年前,东布洲这座与上海隔江相望的江边小镇提出了“打造国际化生态科技人文小城”的愿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的师生们参与了东布洲城市设计。昨天,由临江新区管委会主办、展示校地合作新成果的展览“首届东布洲公共艺术成果展”在南通美术馆展出。

本次展览以“艺术为民,美育赋能”为主题,分为“汇·大赛共创”“研·校地协同”“植·在地孵化”“茂·交流共荣”4个板块,涵盖了小型建筑、小型构筑物、艺术装置、雕塑、导视系统、各类园林小品、数字媒体艺术等各类公共艺术作品,分布于东布洲的玲珑街中心广场、长滩公园主题广场片区和市民农庄公共田园区3处点位。

去年春天,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的学生们接到了一项课程作业,完成作业的课堂不在教室,而是在改造中的小镇上。在这门《景观设计及原理A》中,老师要求将东布洲长滩公园的局部作为设计基地,进行景观改造及公共艺术跨界设计,营造出具有标志性的公共空间节点。“发挥高校的学科及人才优势,以美育赋能地方建设,对东布洲长滩公园主题广场片区进行景观升级改造,增设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共同探讨科技生态人文小镇的公共艺术建设”成为了这一门实践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们调查发现,在“东布洲科学城”的城市规划中,小镇是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文化创意三大产业布局,勾画了科技园、市民农庄、临江新镇“一城三镇”的发展格局。按照临江新区管委会的要求,设计团队让科技与人文跨界搭档,实现创新创意“从1到N”的无限延展,让区域经济和文化实现协同发展,将艺术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将文化产业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创造出独特的城市气质。

公共艺术代表着人们对于当下生活和城市未来的期待和思考。去年,临江新区便以“沙里情,江海魂,小城梦”为主题,围绕“桥与风景”,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公共艺术设计方案。策划团队选取大赛获奖精品,联合校地合作设计作品,进行在地孵化,并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跨界合作,展出近百位艺术家与设计师的百余件作品,打造融合艺术性与体验性的公共空间。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方面表示,本次展览从“人与城市、人与生态、人与乡村”的维度,展出大赛获奖作品40件(组),成为“艺术为民,美育赋能”的生动实践。它们以丰富的公共艺术设计,展现这座小城的创意与活力,唤起人们一同勾勒富有诗意的小城未来。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