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连线方舱丨打通内外联动“最后50米”,他们是穿越“围墙”的桥梁

2022-04-24 10:48:17来源:上海徐汇

在动辄千人的徐汇区方舱医院,封闭的内部空间是一个小社会。各种职业的人随机组合在一起,各种情绪在空气里酝酿,病人在里面,指挥部在外面,管理和服务工作确实是一个难题。谁是破局者?如何破局?

在方舱,居委书记依然是大家的“主心骨”

“柏老师,那个病人情绪有点激动,您快来劝劝。”

“柏老师,我发现那个病人故意歪曲医护人员的工作,怎么办?”

志愿者口中的柏老师是上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湖南街道武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柏祖芳。西岸方舱医院开舱当日,工作专班即成立临时党支部,由现场总指挥姜湧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工作组其他管理人员为支部委员。开舱第二日,即吹响了病区“疫”线“集结号”,一支由柏祖芳担任组长的7人党小组当天就成功组建,大家积极响应“双报到”号召,及时亮身份、见行动。

“哪里有需要、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的领导。”柏祖芳有十多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在这场战“疫”的前期,她始终冲在社区疫情防控最前线,带领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昼夜奋战。到方舱医院后,柏祖芳毅然第一个站出来,发挥头雁作用,担起了党小组组长和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的重任。

柏祖芳充分运用十几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和做群众工作的卓越能力,在分配志愿者任务、处理病人之间的小摩擦、做心理疏导等方面游刃有余。很快,她成了志愿者队伍的“主心骨”,每天,柏祖芳接到的求助很多,她在耐心、妥善处理的同时,也带教起了徒弟,教其他的党员如何去倾听病人的感受,如何沟通化解矛盾,如何安抚他人情绪。

在柏祖芳的倾囊相授下,党员和志愿者更有信心去服务他人。闲暇之余,她还组织女病人在空地处翩翩起舞,成为病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大家放松身体的同时也维持了良好的心理状态。

临时党支部也适时牵线搭桥,让A馆和B馆的党小组网络连线,互相探讨病区党员如何践行初心使命、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

在党员的带领下,病区“志愿者服务队”也不断壮大,从几人到五十多人,并迅速化身为病区“疫”线“服务员”。他们协助医护人员在病区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管理难题,给予病友一次又一次关爱,党小组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打造病区“疫”线“硬作风”,在这个特殊的战场,做到隔离疫情不隔爱,共添党群鱼水情,在西岸方舱医院构筑起一道红色阵线。

志愿者“桥梁”打通内外联动“最后50米”

方舱医院是一个大规模、高密度的生活环境。近千名患者同吃同住在一个公共空间内,秩序是首要问题。而管理团队不能进入病区,无法设身处地了解状况、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病区党小组需时刻关注,发挥“桥梁”作用,打通内外联动的“最后50米”。

在用餐时段,党小组组织志愿者们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根据舱内布局,合理划分配餐区域顺序、时间段及实际需求,有序将盒饭、餐具、水果、酸奶等发给每一个患者。这一忙总归是一个多小时,当所有病人都吃上饭后,志愿者们才会放心地回到自己的座位用餐。

在集中测核酸时段,志愿者还会自发地组织患者分批次排队,有序控制行进速度。同时,还形成“结对”帮助机制,志愿者一对一地为手机操作不便的患者扫描二维码,既提高效率又有效避免病人扎堆拥挤。

党员和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病区内所有患者的认可,“你们辛苦了!”“谢谢!”随时在各个角落响起。

在备受病人关注的洗漱、沐浴问题上,党小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舱内调查,排摸出如厕高峰期和沐浴高峰期,便于在外的指挥部可以精准增加保洁力量、合理增设水管、及时冲洗厕所,保证排水管道顺畅无堵塞,为病人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

面对部分患者因室内温度高带来的身体不适,党小组立即将情况反馈给指挥部,一批紧急采购的USB小风扇很快就为患者带来了清凉。有病人求助“我痛风犯了,没带药进来,走路不方便。”B舱党小组组长俞海峰第一时间到他床前劝解:“请放心,我们马上想办法帮您解决。”通过党小组帮助协调,一份饱含关爱的治疗药物很快抵达患者手中。他们时不时还带领患者开展各类互动小游戏,营造互爱互助的融洽氛围。

方舱内有近千名患者,任何物品乘以一千,都是巨大的工作量。看着医护和工勤人员疲惫的身影,病区党小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组织和带领志愿者,主动承担起收集垃圾、清扫地面、喷洒消毒等工作,让医护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治疗患者身上,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休息,缓解过度工作的疲惫。

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纽带。西岸方舱内的党小组在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快速“建起来”、顺利“转起来”、逐步“强起来”。相比于舱内的总人数,党小组的队伍虽微小,但每名党员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时刻保持在岗位、在状态、在一线的精神状态,彰显党员本色,传递抗疫力量,在美丽的黄浦江畔建出“最美大家庭”。

王旭

标签: 医护人员 工作经验 第一时间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