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 > 正文

环球快看:索赔数额达21亿元,国内汽车业天价知识产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

2022-12-27 18:31:28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国内汽车业索赔数额最高的知识产权纠纷案有了新进展。

日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控股”)与威马汽车的商业秘密民事纠纷作出一审判决。该法院裁定,威马汽车需赔偿吉利控股700万元,包括经济损失500万元和为制止侵权的各项花费200万元。同时,法院要求威马汽车停止使用用于EX5车型上的5张汽车零部件图纸,法院认定,这些图纸相关信息均属于吉利汽车。


(资料图片)

“该案件判决尚未生效,已经提起上诉;停用图纸对公司没有实质性影响或影响不大。”对此,威马汽车第一时间作出回应。

吉利为何起诉威马

这起发起于2018年的自主品牌车企之间、索赔数额达21亿元的天价知识产权纠纷案,一直备受关注。截至目前,这也是国内车企之间索赔数额最高的知识产权纠纷案。

2018年,吉利控股连续起诉了威马汽车的四家关联公司,即威马汽车科技集团、威马智慧出行科技、威马汽车制造温州公司和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公司,诉由是威马汽车涉嫌侵害原告的商业机密,累计索赔总额21亿元。

据透露,涉案的5张图纸分别为前稳定杆总成、后桥总成安装支架、前悬左下摆臂、前稳定杆左衬套、后桥总成等底盘件。而且,由于威马汽车多位员工均是吉利系离职员工,因此被怀疑有接触吉利的商业秘密的可能性。而众所周知的是,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担任吉利控股董事副总裁,曾负责吉利收购沃尔沃项目,并曾担任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等职务。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期间,一审判决不能生效。”湖南法源律师事务所律师任羽伦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此,此案还需要等待二审法院判决结果。

双方纠纷历经曲折

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在2018年成立全球研发总部,而威马汽车也是在这一年推出其第一款SUV车型威马EX5。

而几乎与此同时,除上海之外,吉利控股以不同主体在杭州、成都等地法院以相似的理由起诉威马的关联公司。但至今为止,其中部分案件已经撤诉。

2018年10月,吉利旗下的成都高原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诉威马中德汽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等侵害商业秘密,并于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但是,2019年12月,原告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并承担了相关费用。而当时,正是威马汽车处于寻求D轮融资的紧要关头。

“诉讼案件的进行,必然会影响一家新势力的融资进程。”华泰证券分析师凌岳斌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谈到,因此,无论是双方达成庭外和解还是撤诉,对于威马而言都是最有利的结果。

“商业秘密民事纠纷案之所以诉讼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是举证有相当的难度。”任羽伦表示,法院审理通常要根据侵害事实、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以及产生的不良影响等因素为依据,而其中事实的举证、确切的经济损失的计算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一定难度。

带来怎样思考与启示

尽管很多造车新势力的发展之路上都不易,但2022年对于威马汽车却是坎坷不断,其中,不仅有与吉利于上海的诉讼纠纷仍在继续,而且威马汽车在上海关闭多家经销店、内部降薪、准备借壳上市等消息不断被放出,使其运营过程中充满了挑战。

针对关店、降薪等消息,威马汽车回应称,这是公司为了应对市场遇冷,及时做出的战略调整,包括主动节流等,核心也是为了将企业的价值链理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但是,如同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威马汽车的亏损仍在持续。其公开财报显示,2019年到2021年的三年间,威马的亏损分别达到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连年的亏损让其上市之路难以成行。

2020年,威马汽车开始尝试冲刺科创板上市,希望成为首登科创板的造车新势力。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其上市计划搁浅。于是,威马汽车将目光瞄向了港交所,但最终也没有成功。

事实上,威马汽车的融资额一直在造车新势力中处于领先位置,其招股书显示,威马自成立之后总共融资近350亿元,公开融资规模超过了“蔚小理”。但与“蔚小理”不同的是,威马采取的是重资产的运营模式,没有选择代工生产,而是投资百亿元自建了工厂,土地、厂房、生产线都得自负盈亏,这又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由于交付规模始终上不去,威马花重金自建的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20%。

近日,有消息称,威马计划借壳Apollo出行在港交所上市。需要注意的是,该“Apollo出行”与百度的自动驾驶平台Apollo毫无关联。随即,Apollo出行发布公告称,拟收购一家智能电动车公司,这家公司被认为是威马。

而且,威马近期获得了国企的资金注入。据企查查显示,威马汽车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此前的1.7亿元增至5.2亿元,新增股东绵阳安州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国企,该公司持股67.31% ,成为威马四川公司的最大股东。

“无论是诉讼还是融资,都是威马汽车要经历的考验。”凌岳斌认为,威马汽车的经历给诸多造车新势力带来的启示是,既要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也要积极寻求融资渠道,即使面临再大的压力,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生存与发展之道。

标签: 一审判决 知识产权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