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 正文

焦点关注:家庭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疾控专家来支招

2022-11-23 09:13:25来源:凤凰网甘肃

日常生活中,人们频繁接触84消毒液、含氯泡腾片及含氯消毒剂等,但在消毒剂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误用、误吸、误服导致的中毒事件屡见不鲜。


(资料图片)

家庭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对含氯消毒剂误用后如何正确快速处理,将伤害降到最低?11月22日,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进行了科普。

问:消毒剂与含氯消毒剂如何区分?

答: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人们常称它们为“化学消毒剂”。

消毒剂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臭氧、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

含氯消毒剂是指可溶于水,产生具有杀灭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一类消毒剂,可消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属于使用最广泛,常用于环境、物品表面、食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

问:含氯消毒剂误用后有哪些危害?

答:含氯消毒剂口服、吸入、溅入眼中和皮肤接触均可造成损伤,主要损害为黏膜的刺激和腐蚀。误服含氯消毒剂可引起口腔、食道、胃黏膜的腐蚀性损伤,导致急性喉头水肿,消化道出血、穿孔及腹膜炎,后期还会出现食管和胃狭窄。

皮肤接触含氯消毒剂后可出现皮肤局部水疱、红肿、皮疹等接触性皮炎表现,可能伴有烧灼样疼痛或瘙痒感。

含氯消毒剂溅入眼睛会导致角膜、结膜灼伤,出现疼痛、畏光、流泪等表现。

误吸入浓度较高的含氯消毒剂可出现明显呼吸道刺激症状,像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能发生化学性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甚至化学性肺水肿。

误服含氯消毒剂,包括不慎直接饮用配制好的消毒液或直接吞服含氯泡腾片,均有可能导致口腔、咽喉、食道和胃的烧灼感,出现恶心、呕吐、烧心、反酸、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多脏器衰竭甚至死亡。

问:含氯消毒剂误用后该如何处理?

答:眼睛溅入含氯消毒剂后,应立即使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并及时到眼科就诊,眼科按照化学性角、结膜炎继续治疗。

皮肤沾染含氯消毒剂后,可使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如果出现水疱、破溃、疼痛等情况,建议皮肤科就诊,按照接触性皮炎治疗。

如果是误吸,立即开窗通风或将误吸者转移至通风处,如果咳嗽、气短、呼吸困难持续加重,家中具备吸氧条件,可先吸氧,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如果是误服含氯消毒剂,可立即口服100-200ml的牛奶、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一般误服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后,不主张催吐,也不主张擅自使用醋(酸性)或苏打水(碱性)中和毒物。

含氯消毒剂因其强腐蚀性易致食管狭窄,1-2周后可能需要进行食管扩张等治疗;已经有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立即使用美兰等还原剂,使其还原为血红蛋白,同时碱化尿液,促进血红蛋白排出,防止急性肾损伤;对于发生急性喉头水肿、消化道穿孔出血、循环衰竭等情况,积极予以激素、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补液等对症处理,必要时考虑血液净化治疗,促进毒物排出。

问:家庭如何使用含氯消毒剂?

答:含氯消毒剂使用需规范,防止误用中毒。含氯消毒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与刺激性,在家中要谨慎使用,达到作用时间后,要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去残留,尤其是餐具等物品;采用喷洒/喷雾对物体表面消毒时,应该封闭门窗,人需要离开该环境,消毒完毕后,应通风30分钟以上,人再进入。

含氯消毒剂不能与洁厕灵等同时使用,易产生有毒气体使人中毒;含氯消毒剂与酒精同时使用,消毒效果可能减弱甚至产生有毒气体。

家里不要随意放置消杀用品,含氯消毒剂应单独储存在低温、阴凉处,不用饮料瓶分装消毒剂。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欧阳海杰

(奔流新闻)

标签: 血红蛋白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