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保险 > 正文

投资收益呈现分化态势 “保险+健康”能否成为助推巨头们增长的新引擎?

2021-11-02 15:09:50来源:北京商报

随着中国太保三季度报告的出炉,五大A股上市险企前三季度“成绩单”悉数浮出水面。10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前三季度五巨头合计实现净利润1855.55亿元,合计日净赚6.8亿元。从新单保费来看,五巨头低迷依旧,同时,投资收益也呈现出分化态势。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巨头们均瞄准健康这一巨大蓝海,纷纷加码布局。那么,面对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宏观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等多重“围挡”,“保险+健康”能否成为助推巨头们增长的新引擎?

前三季度净利增速分化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五家上市险企净利润呈现“四升一降”的格局,除中国平安外,四巨头均实现正增长。

其中,中国人保和中国太保两巨头净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0.9%、15.5%至207.75亿元、226.86亿元。而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的净利润分别为485.02亿元、119.54亿元,同比增长3%和7.6%。

对于前三季度业绩分化原因,分析人士表示,受累于二级市场波动、折现率变动、准备金增提及资产减值侵蚀以及自然灾害赔付同比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

分板块来看,具体到财产险,人保财险、平安财险的净利润增速均超过了10%,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分别是199.92亿元、132.21亿元,对应增速15.3%、20.16%。

人身险板块中,五家公司净利润“三升两降”,分化态势明显。除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外,仅有人保健康净利润实现正增长。而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以及人保寿险净利润均两位数下滑。

在外部经济与金融环境不确定影响下,部分金融资产出现下跌及信用减值情况,对净利润增速重要推动力的投资收益造成负面影响。梳理发现,五家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合计总投资收益4425.65亿元,同比下滑0.12%。

中国人寿投资收益居于榜首,达到了1656.95亿元,同比增长5.8%。对于投资收益5.8%的增速,中国人寿表示,公司适度调整固收资产配置节奏;紧密跟踪权益市场,积极开展权益品种战术再平衡,适时兑现收益。此外,密切跟踪重点行业信用环境的变化,防范重点领域投资风险。

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分别是1035.64亿元、736.64亿元、509.19亿元、487.23亿元。

车险综改叠加自然灾害

负债端作为险企业务“双轮”驱动之一,前三季度表现几何备受关注。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前三季度三家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一降两升”。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合计保费收入6641.33亿元,同比下降2.2%。其中,平安产险的保费收入下滑至1993.43亿元。人保财险、太保产险的保费收入分别是3457.96亿元、1189.94亿元,均同比微增。

尽管车险综合改革已实施一周年,对财险业影响犹存。具体来看,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和人保财险均面临车险保费增速“换挡”的局面,如平安产险的车险保费收入为1354.68亿元,同比下滑7.9%;人保财险的车险保费收入1830.04亿元,同比下滑8.2%。

对于车险保费收入拐点何时出现,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这很大程度上依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改善,而这又与全球疫情是否能够明显好转有关。对于上述问题,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则预测称,车险综改费率的下降已经利空出尽,今年10月以后车均保费相较于去年同期将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除了车险综合改革,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险企的赔付率,使得财险市场经营形势更严峻。从行业来看,今年保险业为河南、山西暴雨灾后重建提供赔付超过84亿元。

中国平安也在三季报中指出,平安产险应对河南特大暴雨,预计水灾赔款总额超 34 亿元。李文中指出,今年的北方多地发生暴雨灾害,这会明显增加财险业的赔付责任,给财险公司带来较大的压力。

不过,李文中也表示,这些严重的暴雨灾害也会让政府有关部门和民众对发展保险业和购买保险产品产生新的认识,会推动财险业的发展。

寿险新单低迷 代理人清虚提质显效

上市险企财产险保费整体承压,寿险板块亦不例外。

从经营表现来看,今年前9个月,五大上市险企寿险原保费收入为13142.29亿元,同比下降0.47%。从新单表现来看,五家寿险公司三季度表现均不佳。

寿险新单低迷背后是前三季度寿险代理人清虚提质。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五大上市险企的个险渠道继续减员。对于代理人队伍不断收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认为,代理人队伍规模收缩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那么,缘何保险代理人规模持续缩减?李文中表示,一是前些年代理人规模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一种自然回归,除营销技能外,保险代理人还需具备一定金融门槛;二是近年来互联网保险爆发式增长,对保险代理人产生了较大的替代作用;三是在疫情、经济等外部因素影响下,保险行业当前适逢下行周期,寿险业正在转型回归保障之中,使保险代理人的收入水平增长承压,降低了从业的吸引力;四是监管部门强化了对自保件与互保件的监管,进一步降低了代理人通过自保件、互保件冲业绩的可能。

“虽然当前代理人队伍规模缩减对寿险业产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退出的主要是那些依靠亲友关系进行保险产品销售的、产能较低的、缺乏持续性的代理人,留下的往往是产能更高、能够有持续产出的代理人。因此代理人队伍缩减虽然对寿险总产能有明显影响,但是对寿险业整体经营效益的影响并不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将会进一步降低。”李文中如是表示。

加码健康布局 医疗生态圈接连落地

当前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中,寿险行业也在加速变革。

前三季度,健康市场为各家险企带来不俗的经济效益。以中国平安为例,在该公司超2.25亿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达3.2个。

各家险企瞄准健康这一巨大蓝海,纷纷加码打造医疗生态圈。今年4月底,中国平安通过参与方正重整补齐了医疗生态圈最后一块拼图。10月28日,该公司首批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在北京、深圳两地同步挂牌成立,将进一步赋能保险销售和服务,实现和健康险、寿险的无缝连接,设计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健康管理产品。

而近日,中国太保也发布健康服务品牌“太医管家”,旨在加速构建健康管理、保险产品、医疗服务三位一体的医疗健康生态圈。

此外,中国人寿通过合作平台蛮牛健康在健康服务过程中实时获取健康信息并定制数字化健康管理方案,为国寿及国寿外商业保险公司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掘金健康市场,部分险企都不约而同地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依托保险科技加速健康布局。从健康险发展来看,李文中表示,在疫情、经济和严监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加上前期增长过快,导致当前健康险同样增长乏力,需要谋求转型升级。健康险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借助科技手段,这包括保险科技及健康科技。

那么,如何在健康赛道夺魁?李文中认为,保险公司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开发设计出更多的个性健康险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保障需求,开发设计销售健康保险产品、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的组合性产品。更需要重视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长期发展机遇,开发一些保障责任简单明了、保费适中、能够满足老年人需要的健康险产品,重视长期护理保险的开发与销售。(记者 陈婷婷 实习记者 胡永新 李秀梅)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