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证券 > 正文

华泰柏瑞张慧、景顺长城余广、万家李文宾、上投摩根杜猛、招商王景等知名基金经理虎年投资研判来了

2022-02-04 16:43:35来源:中国基金报

回顾刚刚度过的2021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出“指数平淡、结构分化、轮动加速”的特征,全年指数表现略显平淡,振幅相较于往年明显收敛,但是行业分化程度与轮动速度只增不减。相较于前两年,2021年机构投资者的操作应对难度明显提升,以往的“躺赢”行情不再,需要走出舒适圈直面新的投资挑战。

身处摇摆不定、分歧巨大的市场环境中,年初我们也曾一度彷徨,但经过大量的调研与思考,我们坚信2021年仍会是有所作为的一年,并且始终坚持围绕行业及个股景气度进行选股,经过行业对比和个股挖掘,重点选取了盈利具有加速能力且估值在全市场具有性价比的领域,投资于高景气方向中格局较好以及景气度外溢的公司,通过一定的风格再平衡操作,提升了组合的估值性价比,并收获了不错的超额回报。

总结回顾2021年的投资经验,我们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是减少择时判断,以平常心应对市场波动。在如今分化加剧的市场中,指数、行业、个股的走势未必同频,无论是对于基金经理还是投资者,择时难度不可谓不高,因此更多还是遵循自己的投资框架与思路,淡化市场的短期波动,聚焦行业及个股层面变化。

二是坚持挖掘高景气行业,2021年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2020年表现居前的白酒与新能源板块在2021年走势大相径庭,同时供给侧改革后冷门数年的煤炭、钢铁涨幅居前,前者表现为成长行业的景气延续,后者则体现了周期行业的景气反转。长期来看,A股市场的交易情绪、估值水平等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为此我们需要重点把握盈利景气这一因素,首先立足盈利增长与盈利质量,然后再进一步寻找潜在的估值盈利双升机会,这种思路不仅在2021年对我们的投资起到了帮助作用,在现阶段A股市场仍然具备较高的适用性。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宏观环境依然复杂,但相比2021年不妨多一份乐观与耐心。今年或许是中美宏观政策再度出现阶段性背离的一年,国内方面,随着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确立以稳增长为工作重心,我们当前很可能已经站在新一轮阶段性信贷周期的起点上,市场对于政策的共识程度逐步提升。

海外方面,美国CPI通胀居高不下持续超预期,就业市场仍处于改善通道,美联储加快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对于利率敏感度较高的风险资产构成一定扰动。在过往数轮中国宽松、美国收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中,A股市场更多反映自身的稳增长逻辑,海外流动性扰动有限。政策暖风呵护的背景下,我们对于2022年市场并不悲观,但同时也需要具备耐心。

一方面,2022年A股市场仍处于盈利回落阶段,预计二季度前后出现本轮盈利增速的低点,因此尚不具备盈利估值双升驱动的指数行情基础。另一方面,相较于供给政策如能耗双控纠偏的快速见效,需求政策对于企业盈利的拉动传导时效更长,政策窗口期也会延长。

整体而言,在稳增长政策确立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全年来看A股相对于海外可能具有相对收益,但节奏上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重点观察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情况,以及政策发力后盈利趋势拐点以及改善空间。一旦市场观察到信用宽松落地的信号,鼓励加杠杆的行业将会接力,业绩和估值双击的行情值得期待。

具体的投资机会方面,我们认为自下而上依然大有可为。全部A股PE(TTM)在30倍以内的公司数量仍超过总数的40%,在诸如国企改革、传统行业转型与升级等领域,还有较大的挖掘个股结构性机会的空间。通过梳理22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特征,我们发现预期盈利增速靠前的领域具有四个特征:一是21年高景气行业的延续与延伸;二是诸如船舶、养殖等景气度可能反转的方向;三是诸如航空、酒店等疫情受损的方向;四是医药、消费等稳定增长的领域。我们会基于22年的景气度比较,寻找那些能够被估值和业绩双击的公司,以此把握住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行稳方可致远,市场风险的规避也不容忽视。微观层面,随着基金发行浪潮消退,市场存量博弈特征日趋明显,超额收益的机会主要来自有性价比的公司。宏观层面,海外货币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尽管国内经济在稳增长政策与优秀的疫情防控下具备韧性,但部分新兴经济体可能受到美元收紧引发的债务问题,导致全球风险偏好受到扰动。此外新冠疫情变异、中美关系博弈以及全球极端气候等问题也都需要持续关注。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21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2万美元,与之伴随的是中国资本市场与资管行业的高速发展,能源转型、数字经济等领域方兴未艾,传统行业也迎来重构革新。面对2022年复杂的投资环境,我们将全力寻找优质公司、深入挖掘市场机会,力争为投资者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以时间为伴、育投资之花。  

作者简介:

张慧先生,14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8年基金管理经验。2010年加入华泰柏瑞基金,现任华泰柏瑞总经理助理、主动权益投资总监,华泰柏瑞创新升级、华泰柏瑞创新动力等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历经市场周期考验,中长期业绩突出。

风险提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景顺长城股票投资部投资总监余广:

A股2022年大概率延续结构性行情

上半年警惕美股波动

2021年四季度,整体市场呈现波动向上走势,板块表现出现分化,传媒、军工、通信板块领涨。整体来看,三季度比较严苛的限电限产政策得到了逐步纠偏,工业生产等得到了边际修复,但从10月以及11月的经济运行数据来看,整体上仍低于市场预期,也并未明显强于季节性,整体信用环境仍偏弱,信用扩张结构并不如意,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在持续发酵。

相较而言,政策层面的信号较为积极,无论是此前房地产政策边际纠偏,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逆周期”、“总量”等词汇重现,至少未来一个季度宽信用的政策意图还是比较明确的,近期货币政策方面也通过全面降准、多种结构性工具进行了配合。对于短期内的经济触底反弹我们保持相对乐观。

海外方面,四季度经济基本面延续了边际放缓的状态,但随着美联储加快Taper的落地以及不断对外释放鹰派言论应对通胀,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不断升温,目前市场较为激进的预期是3月开始加息、全年加3-4次,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债收益率保持了相对克制并未触及前高,而美股走势明显偏强。考虑到海外经济基本面的趋弱,以及参考中国疫情之后的经济周期与政策演化,预计美联储等海外央行的政策推演将不及当前的市场预期,我们认为政策在初期加快退出之后将趋于缓和。在2022年上半年,仍需要警惕美股波动以及美元走高对于新兴市场的冲击,下半年可能反而面临相对友好的外部环境。

展望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增长”会是全年的整体基调。盈利方面,预计2022年中见到本轮盈利增速低点,下半年在宽信用传导下盈利有望逐步企稳,但全年增速预期不宜过高。估值方面,从过往信用周期与估值走势来看,信用扩张时,估值向上;信用收缩时,估值向下。总体上,我们预计2022年A股整体盈利探底后逐步企稳、估值水平平稳或小幅抬升,作用于指数层面,意味着较难有指数级别的行情,但大幅下跌的概率也不大,市场大概率延续2021年的结构性行情,而宏观信用结构扩张的方向也将带来更多的阿尔法机会。

权益配置方向,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型经济下,科技制造与大消费有长期超额收益。在当前转型经济的大环境下,结构性的信用扩张,支撑新兴产业(新能源、半导体、专精特新、数字化)的产业趋势持续上行。

2、PPI-CPI剪刀差收敛,中下游盈利能力修复。建议重点关注提价能力强或行业空间大,且估值消化充分的消费蓝筹宏观方面,短期内倾向于“宽货币、宽信用”,目前宽货币已经得到逐步兑现,未来市场关注的重点可能逐步向宽信用逻辑转换。对于2022年全年经济,目前的基准判断是全年5.2%的经济增长,通胀压力可控,全年前高后低,政策的下一个拐点可能在二季度出现。

港股市场方面,2021年表现显著弱于A股,原因在于科技板块政策监管趋严、澳门博彩政策风险、房地产开发商的违约诱发房地产板块出现进一步抛售、美国11月Taper的担忧。

展望2022年,预计从全年的维度港股市场将会企稳回升,主要得益于:1)中美关系有所缓和,美国贸易代表宣布美国计划重启关税豁免程序;2)互联网监管政策基本见底;3)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全年维度会边际回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滞胀的担忧。我们认为,由于当前市场估值水平已经较低,反映了绝大多数悲观预期,任何正向的催化剂都有可能带来一定预期差。中国货币政策逐步放松也可能利好优质港股成长标的。港股市场配置价值显现,特别是对于已经跌至历史估值区间底部的龙头标的投资机会。

投资策略上,我们将更加关注市场结构,配置上相对分散及均衡,继续坚持自下而上精选优质个股,操作上更加侧重选股,侧重于长期因素,基于企业的长期基本面和估值,以长期持有的思路来坚持价值投资,重点选取基本面坚实、具备核心竞争力、资产负债表健康、业绩具有稳定性的行业龙头公司,买入持有,以期获取长期的投资回报。

万家基金李文宾:

关注专精特新“小巨人”带来的投资机会

万家灯火时,四海笙歌起。值新春佳节之际,借此机会祝福广大投资者新春快乐,平安幸福!虎年已至,我们期待新的一年,能够顺势而为,在中国经济转型、腾飞的过程中,帮助投资者分享时代红利,在亲历市场过程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2021年市场跌宕起伏,复盘过去一年的操作,我们以扎实的研究、冷静的判断,抓住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机会。

我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从2020年年初开始,敏锐地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在2021年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三四月份,在市场极度恐慌、市场风险偏好非常低的背景下,我们逐步建仓了新能源汽车板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急于大比例建仓新能源汽车,而是抓住每一次市场回调的机会,逐步建仓、逢低建仓。在去年市场回暖之后,这样的操作策略帮助我们所有的产品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投资收益,也帮助我们在建仓期,非常好地降低了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净值回撤。

事实上,股市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和企业的基本面,往往还充斥着情绪的波动、突发事件的扰动,甚至股票筹码的更替,所以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真相面前勇于坚持,同时,也需要讲究坚持的方法论,正所谓能屈能伸,如此方能“探得虎穴”又能全身而退。

观往知来,作为专业投资者,需要深入理解主流产业的发展趋势。比如去年市场非常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风电和光伏等与新能源革命相关的产业,在这些产业中,我们发现技术的迭代和创新已经推动这些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抓住这些技术迭代和创新所带来投资机会,是未来我们需要重点挖掘和投入精力的领域。

此外,我们发现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带领下,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了全面的转型期。在此背景之下,我们需要扩大研究范围和选股范围,不仅要专注和挖掘传统龙头白马公司的投资机会,也需要关注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给我们带来的良好投资收益。中国未来的经济,将会在新能源革命和专精特新两条道路的带领下,实现转型和腾飞。

在过往的投资生涯中,《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认为这本书是所有有志于金融投资领域的投资者必读的一本书,它基于最为通俗易懂的投资原理,阐述了整套完整的投资方法论,帮助我们从科学的维度评判不同的企业。此外,尤为可贵的是这本书在强调收益的同时,也强调了风险与收益共生共存的理念。这一点与老子“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福”的哲学思想高度相通。

告别2021年,迎来2022年,在新的一年,展望资本市场,2022年依然会有结构性机会,我最为看好的是以专精特新为核心的制造业升级和转型等领域带来投资机会。在新的一年,万家投研团队也会继续专注于资管能力的沉淀精进,深植于市场环境做好研究与投资。珍视信任的重量,为每一份托付全力以赴!

上投摩根基金杜猛:

立足产业变革趋势

与时代共同成长

2021年市场以结构性行情为主,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来形容颇为贴切。站在年初展望未来,我们对今年市场相对乐观,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并且市场机会将相对均衡。

当前,A股已经从交易型市场向配置型市场转变,权益投资已成为居民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配置的比例将继续增加。与此同时,当前包括MSCI在内的国际主要指数提高A股的纳入权重,长期来看,外资持续流入将成为趋势。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结构开始转型,越来越多代表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有高成长性的优质公司在A股上市。随着有长期成长潜力公司占比越来越高,这将成为驱动A股长期上行的重要动能,这也是我们看好A股市场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认为,未来五到十年,国内权益市场将成为海内外最有吸引力的大类资产之一。

展望2022年,随着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新将经济增长作为工作重点,在“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值得期待,因此,我们对今年宏观经济的复苏有信心,预计2022年经济和盈利增速在年初可能是低点,而后逐季上行。同时,经过近一年的调整,市场整体的估值修正已大体完成。对于股票投资来说,今年年初或是布局的一个较好时点。

我们始终认为,权益投资实际上是投未来,任何一笔投资都是投资一个时代,投资这个时代优秀的行业。因此,我们必须跟随时代变化,去积极寻找未来五年至十年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产业,找到里面真正能够成长起来的公司。过去20年,中国市场经历了由房地产拉动的经济周期。放眼未来,我认为,中国经济下一轮的周期将是能源周期。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能源结构的调整将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主要动能,这是我们必须要把握的产业趋势。

具体板块上,我们会重点关注具有强成长性和高景气度的行业赛道和企业,比如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行业。新能源板块预计仍是今年景气度领跑的方向,“光伏+新能源车”等行业渗透率提升的逻辑依然清晰且可预见、可跟踪。而全市场行业比较来看,新能源仍然是2022年行业增速领跑的板块,也是估值与增速匹配性价比最优的行业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可能不会像去年那样相对全市场其他行业呈现碾压式的上涨。选股上,要重点关注有成本优势、技术进步、产能高效的公司。

同时,经历了前期的调整,消费和医药也出现了不少有吸引力的机会,但目前来看,可能不是行业整体性的机会,而是以个股自下而上的机会为主。其中,医药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而随着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以及中国品牌的认知度持续增强,消费升级将是大势所趋,在这个领域的各个环节也会有层出不穷的投资机会。除此之外,传统行业中建材、轻工等行业,若景气度出现恢复上升,性价比还不错,也可以自下而上挖掘到投资机会。

拥抱投资新未来,与时代趋势同行。新的一年,祝大家新年快乐,一切顺利!

杜猛 上投摩根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基金经理

2007年10月起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担任行业专家、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总经理助理,国内权益投资一部总监兼资深基金经理,现担任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自2011年7月起担任基金经理,现任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上投摩根中国优势证券投资基金、上投摩根远见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招商基金总经理助理王景:

投资最基础的逻辑是看基本面和增长趋势

2021年是中国居民资产加大权益市场配置的拐点年。在“房住不炒”、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非标资产监管加强等政策背景下,广大投资者开始主动加大权益市场的配置,长远来看会成为资本市场的“活水”,有利于中国股市健康持续发展。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经历了实体经济下行后,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定调,工作的重心重新转到稳增长上来,市场形成了对政策不断加码稳增长的预期,构筑了A股的政策底。展望2022年,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居民将持续加大权益市场的配置力度,A股市场的政策环境也会相对友好。同时,在政府坚持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外资不断流入A股,对于稳定市场也将起到正向作用。

从风格变化来看,我认为鉴于美国通胀水平的高企,美联储已经改变其对于通胀的态度,2022年美联储很可能实施多次加息,如果市场对此逐步达成共识,则会带来风格上的显著切换。对于国内权益市场而言,由于明年盈利压力加大且稳增长可能会发力,因此业绩的确定性稳定性以及是否能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发力成为选择风格的重要方向,因此明年整体来看有可能是阶段性偏大盘风格占优。

投资最基础的逻辑是看基本面和增长趋势。A股方面,我认为全年大概率延续震荡,还是要聚焦结构性机会和个股的选择。具体来看,我相对看好以下几个行业:一是高端制造业,包括中游、下游有技术提升能力的制造业企业;二是新能源行业,我们把它定义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将保持长期的发展节奏;三是疫情反复下的生物医药行业。

港股市场,历经过去三年的调整,总体估值非常合理,已经进入了中长期布局机会,行业方面我相对看好科技类公司,其次是低估值的消费板块,再则是与A股存在估值差异的制造类的公司。

对于普通投资者,2022年投资我建议一要立足长远,A股长期配置价值是明确的,相信公募基金经理的长期投资能力;二是控制预期,经过3年结构性牛市,A股未来的潜在回报率会相对有所回落;三是保持心态,未来A股仍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市场震荡中切忌追涨杀跌,权益投资心态非常重要,对于基金经理是这样,对于广大投资者也是如此,不宜追涨杀跌,市场不好时乐观一点,在市场火热的时候稍微理性一点,做一名沉着冷静的长期、价值投资者。

最后,祝广大投资者朋友们新春快乐,投资如虎添翼,工作虎虎生威,生活生龙活虎!

标签: 虎年 来了 长城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