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新民快评|日本应对社会“少子化”带来何种启示

2023-04-07 08:54:28来源:新民晚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愈演愈烈的少子化危机面前,日本几天前放了个“大招”:成立一个全新的政府部门——儿童家庭厅,专门处理儿童事务,由首相直接管辖。这个前所未有的举措主要是为了应对“少子化”问题的挑战。2月最新调查显示,日本去年新生儿数量不到80万人,连续第7年下降。

多年前,日本就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学前教育免费等多项举措,但新生儿数量仍未见增加。日本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娃?

有日媒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日本年轻人对此充满不安。“侧重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根深蒂固的性别分工意识、人口减少的衰退……面对日本的一成不变,年轻人通过减少人生选择来保护自己。”而这种不安,已经持续多年。近年来,日本家庭规模、功能和需求发生了极大改变,对育儿环境提出了新挑战。

日本“育儿爸爸”们的纠结,就是一面镜子。“育儿爸爸”,工作与育儿两不误的奶爸。十多年前,这个词首次进入日本年度流行语榜单,鼓励更多男性将目光投向家庭。

十多年过去了,越来越多日本男性尝试扮演“育儿爸爸”。一些日本民间组织还成立了网站,搭建交流与咨询平台。在宣传海报上,“育儿爸爸”们的形象是武士,不过怀里拥抱的不是刀剑而是婴儿,传达了这样一种认知:育儿从来就不该是妈妈一人的“战争”。“看着孩子慢慢长大是一种乐趣,尽管每天都很累。”第一届“育儿爸爸之星”西村贵志说,“后来回去上班,觉得干劲更足了,因为孩子在家里等我。”

并不是所有“育儿爸爸”都感受到从“单打”到“双赢”的甜蜜。在强大的日本传统文化和社会惯性面前,更多人感到的可能是纠结。一个现实情况是,日本男性育儿假的比例始终难以上扬。厚生劳动省去年一项调查显示,日本男性育儿假比例仅7.48%。这与目标相距甚远:2015年《日本振兴战略》规定,2020年男性育儿假比例要达到13%。

这种政策和现实的“温差”,恐怕并不是一个儿童家庭厅能解决的。正如有专家指出,打造一个让爸爸妈妈们安心的育儿友好型社会,仍然任重道远。

吴宇桢/文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