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方舱成“暖舱”,这份志愿服务清单受到患友点赞

2022-04-16 15:55:34来源:新民晚报

分餐,请通知各位病友不要离开自己的床位;

核酸检测,带好纸笔,扫码确认本人姓名+贴管;

发口罩,确保病友每天更换口罩;

负责自己区域晚上11点关灯,早晨6点开灯……

这是一份方舱患友自拟的志愿服务清单,坐标静安区北方商务大厦8楼病区,详细规定了志愿者每天的工作。从毛坯房到收治患者,改建共用了3天时间。尽管条件简陋,但在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切井井有条,第一批核酸转阴者将于明天重返社区。

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副院长孟琼说,4月9日下午接到任务,要求医院承包这幢刚刚建成的商务大楼,短时间内要划分好三区,准备好所有的物资,任务异常艰巨。“那几天,上海正在建设大批方舱医院,更衣室的穿衣镜都买不到,紫外线消毒灯也很紧缺。”孟琼说,这些物品的备货本来就不足,那段时间就更难买了。在静安区和彭浦镇以及建筑方的多方沟通努力下,最终还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筹建工作,12日晚正式接收患者。

医院整建制接管1-10楼的全部病区,共计1824个床位。第一天晚上收了360多人,第二天收了500多人。这两天温差很大,一天热到30多摄氏度,另一天气温又“腰斩”,给防疫工作带来了难度。不过,意外情况并没有出现,患者大多十分配合,一些患者一来就主动到护士台来报名,“我要做志愿者,给我留个名额。”

在这个方舱,低楼层是男性病区,高楼层是女性病区,考虑到实际情况,第6层安排了家庭病区,方便一些患者照顾同样被病毒感染的孩子、老人。“分发餐食、核酸扫码等任务,几乎都不用我们自己动手了,患者比我们还熟练!”孟琼说。

那天,22岁的高先生看到护士台堆着一批尚未安装到位的电脑设备,便主动提出,“让我来帮你们吧,这个我会!”得到同意后,他马上动手,协助护士安装了电脑、打印机,还主动承担了设备维护工作。他说,能做点事,生活充实,心里也踏实。

6层家庭病区有一位高三学生,因为要准备考试,舱里没有桌椅,护士就把自己的椅子让出来,并给他安排了相对安静的角落,让他安心复习。他的母亲十分感动,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舱内有哪里漏水或者断电,都第一时间前往查看,并告知管理人员,尽快进舱维修。

8楼女患者病区,成立了一个12人的“小姐姐志愿者服务队”,主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她们对医务人员说,“你们负责专业的医疗工作,普通的答疑解惑由我们负责。”这张详细的志愿者服务列表,就诞生在充满爱的8楼病区。组长小尹说,在社区,大家靠团购来维持正常生活,邻里关系更和谐;而在病区,通过志愿服务维护病区和谐,做好医患的沟通桥梁,也能让后面进入方舱的人们有了可执行的参考标准,更好地帮助大家度过特殊时期。

孟琼说,在方舱,这样的勤劳“小蜜蜂”还有很多,看着每天医护人员紧张辛苦地忙碌,志愿者们便自发吹响“集结号”,纷纷来到各自“岗位”。医患共同努力,将这个临时家园打造成了一个暖舱。令她感动的就是,很多患者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选择克服、理解。一位男性感染者带着4岁的儿子住在一起,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丈母娘,因为家庭病区已经收满,丈母娘独自住在女病区。孩子从小就是外婆带的,所以医疗队第一时间跟这个家庭沟通,送上水果和曲奇饼干,并询问他们是否要把孩子换到外婆身边去。想不到,这位爸爸婉拒了好意,“丈母娘也很辛苦,借这个机会,我自己正好也学习一下‘单挑’带娃,也不给你们医疗队添麻烦了,坚持几天就能回家了!”

在方舱,医护人员和患者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关怀如同亲人一般。孟琼说,第一批入住者已有100多位核酸转阴,顺利的话明天就能出院回家。大家的康复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更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真心付出。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标签: 医护人员 第一时间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