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 正文

告别北京IT公司,他在兰大校园做起“车夫”

2023-03-17 15:48:21来源:凤凰网甘肃

每天抓举近千辆共享单车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记者 康劲 本报通讯员 郭咏琪 郭梨鑫 马玉莲 陈华昌

“你们问吧,我边干边说,现在是高峰期……”

采访共享单车调度人马涛师傅的时候,正赶上高峰时段,只能与他边干边聊。两辆三轮摩托就是调度车,一身工作服、三餐四季,天天轮转,这样的生活看似单调乏味,但在兰州大学的榆中校区,却是万千学子每天便捷出行与校园秩序的保证。

一辆单车的重量近15公斤

马涛是该校区共享单车的负责人,校区内千余辆共享单车每日均由马师傅和五六名员工负责调度维修。目前,每天的调度量是600辆左右,有时最多可达1000多辆车,除寒暑假期外,他们每天都在工作。同时,也通过后台数据分析,不断调整最契合的调度节奏。

一辆单车的重量近15公斤。常年托举,手臂形成了肌肉记忆。调度单车时,他们会先在后台查看单车聚集的位置,将过量的共享单车搬到三轮车上拉走,随后再根据不同时段的用车需求,投放到相应的地点。

调度单车的工作量巨大,早中晚高峰期时的教学楼下、食堂宿舍、东西操场、穹顶等都容易造成共享单车的聚集,调度员们必须及时搬运、摆放车辆,整天连轴转成了他们的常态。“一般从早上六七点开始工作,晚上11点左右结束,之后还需要对故障单车进行检修。”

单车维修是马涛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小小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维修工具和零件。他说:“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不会的技术问题通过学习也就慢慢迎刃而解了,从开始到现在不断地积累经验,现在已经没有技术障碍。”

放弃IT公司回归车棚

不说不知道,原来马涛在大学毕业后,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还在北京一家IT公司工作过。

2016年,马涛放弃了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回到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与父亲一起经营起校内唯一的修车铺。

从小时候看着父亲修车,到如今接过了父亲手里的修车工具,马涛一干就是6年多。

2001年,老马师傅带着一家人,来此办起修车铺。从上中学开始,马涛就时常在修车铺里帮助修车,渐渐地爱上了单车、也爱上了骑行。

“放弃了北京的工作机会,会感到惋惜吗?”面对这个问题,马涛微笑而答:“我觉得只是选择的不同。北京的工作条件确实诱人,我回到这可以多陪陪父母,另一方面是兴趣使然。单车恰好是我的兴趣所在。”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许多人感觉这里远离市区,但在马涛的眼中,这里宁静、舒心,会有更多时间陪伴父母妻子、教育孩子。“人生,很难定义怎样才算幸福,但有家人陪在身边,大学的氛围又很适合孩子成长。”马涛说。

迎来送往一届又一届学子

“我宽容他们年轻气盛,他们体谅我工作不易,大家相互理解、包容嘛!”每天,1000余辆共享单车频繁使用,乱停乱放的现象也不可避免,但在马涛这里,“抓举”单车的壮汉却“修炼”出温柔的面孔。

起初,马涛也常常因为个别学生乱停乱放而忙得焦头烂额,身心疲惫。“因为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可能也和当年的自己一样,为赶时间才慌忙乱停在路边。”

其实,对于乱停乱放可以采取冻结账号、扣费等触发措施,但马涛却不忍心用在同学们身上。小小的车铺维持着庞大的运行系统,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藏着马师傅的喜怒哀乐。从一开始的不解和生气,到现在的宽容,马涛每次都换位思考,再耐心劝导。

在采访过程中有一个小插曲,女儿骑着自行车从道路一旁奔过来朝着马涛大喊:“爸爸!”忙碌的马涛,立刻迎上去满心欢喜的应答着女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刻的父女对望,平凡却令人动容。

选择不同便遇见不同的人生,校园便是马涛选择。曾经,一家两代人在修车铺里见证了榆中校区的成长,迎来送往一届又一届学子;如今,幼小的生命又诞生在这片土地上,也将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长路。

(工人日报)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