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证券 > 正文

做志愿者、抗抑郁、种菜……抗疫期间媒体人隔离生活实录

2022-04-02 18:44:50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上海,编辑 付潇阅)讯,春天离开的速度,是每日北上15公里。

春光可贵,2022年3月,为抗击疫情,中国多个省市的人们,与户外春光隔绝,居家度日。

抗疫过程中,有艰辛、有感动。触达大量一手信息、感知力锐敏的媒体人,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有哪些特别的见闻?又如何协助抗疫工作进行?

财联社|鲸平台记者对话了4位身处上海、北京,居家隔离的媒体人,展示抗疫期间媒体人工作与生活实录,同时透过他们的眼睛,了解其所在城市正在发生的故事。

科创板日报医药主编徐红:利用专业技能援助透析病人

作为跑医药条线的记者,徐红最近的工作与日常无异,关注行业企业动态,追踪报道热点事件。

(徐红日常工作状态)

近日来,上海疫情反复,徐红从朋友圈、微博等途径得知,有多名血透病人发出求助信息。

据徐红了解核实,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规律透析,但受疫情影响,这些病人的治疗计划被打乱,而他们中断规律透析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徐红告诉鲸平台,为帮助这些求助的患者,她和几位同事主要做了这些事:统一收集梳理病人需求并进行核实,同时给病人出主意,如何与村居委、医院等进行有效沟通;整理医院名单和核实医院运营情况,为患者联系血透医院提供便利;利用自身医学常识,为病人缓解焦虑等。

据了解,财联社&科创板日报关注了多位网友的求助进展,并在核实后发现,这些网友的求助基本都得到了回应和解决。

“政府相关部门在统一安排,反应也很迅速,有一位血透病人说,他父亲前两天透析过,他一直在担心下一次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但是他今天(4月2日)已经发消息,告诉我他父亲今天也顺利透析了。一一联系下来,大家的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解决。”徐红说。

(患者向徐红反馈问题已得到解决)

徐红认为,面对疫情,医药条线的记者有三个优势可以利用:医学常识、沟通技巧、资源渠道。

“医学常识方面,我们平时还是有比较多的学习渠道和机会,也有一定积累,这样可以在医生到来之前给到病人一些建议,哪怕是一点安慰;另外,因为我们平时有较多的采访工作,所以在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也可以利用我们的采访技巧,提高病人和村居委、医院之间的沟通效率;除此之外,财联社和科创板日报,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初就做了一项工作,就是整理抗疫物资需求名单,然后利用我们手上的企业资源,实现供需双方的对接,在此次上海疫情中,我们也已经开始这项工作。”徐红说。

界面新闻上海组资深记者杨舒鸿吉:媒体人身上有三个责任

工作方面,杨舒鸿吉告诉鲸平台,他住在梅陇镇某小区,小区封闭给自身记者工作带来了不便,不过,也有相应的办法克服。

(身穿志愿者防护服的杨舒鸿吉)

据了解,界面新闻上海组的日常报道聚焦于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市民生活。隔离使得杨舒鸿吉不能去往新闻现场,于是,他和小伙伴们找到了一种特别的取材方法——刷抖音。

“以往我们也会在微博翻看市民动态,但是现在用抖音比较多,抖音上的人非常热衷于记录生活、记录时代,而且用户更下沉,我们可以看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杨舒鸿吉通过抖音在线联系寻求帮助者)

在浦东、浦西相继封闭之后,杨舒鸿吉与同事一同策划了多篇聚焦于小人物的新闻稿件策划,包括小区志愿者工作实录、菜农的故事,以及已经发布的临时集中隔离点感染者的经历等。

其中,菜农的状态让杨舒鸿吉印象深刻。“按理说,现在生鲜供不应求,菜贩子可以捕捉到为数不多‘一夜暴富’的机会,但是他们没有这种想法,他们不愿意借这种机会去赚钱,而是很真诚、很急迫的售菜,去帮助别人,他们的状态让人感动。”杨舒鸿吉说。

生活方面,杨舒鸿吉有了一次充当防疫志愿者的特别经历。“我们小区有确诊,加起来要封闭14天,第一次做核酸时,我发现小区老人很多,志愿者很少,人力基本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我就决定要做志愿者。”

做志愿者,对于杨舒鸿吉而言,有两层意义。首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防疫动态,从而帮助到更多人,其次,可以获取客观、前沿的信息,破除谣言,缓解居民的焦虑情绪。

比如,部分居民不明白“7+7”“2+12”的由来,杨舒鸿吉了解到区域封闭时间设置的原理,将其分享给媒体同行和居民,让人们了解管控的科学性,从而更加积极配合防疫。

比如,杨舒鸿吉了解到生鲜供应体系,协助所在小区居民解决买菜问题。“现在有四种购菜方式,第一种抢菜,除了美团、叮咚、每日优鲜这类热门APP,还可以用奥乐齐、大润发等冷门软件;第二种是由居民整理出各家需要的菜,报给居委会,由居委会向商贩购买;第三种是小区从拼多多团购;第四种主要针对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由居委会和志愿者帮忙给老人买菜。”

比如,有居民质疑做核酸强制性不够,杨舒鸿吉认为,赋黄码便是惩戒方式,强制力度不够,主要是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导致的,不过,基层与志愿者有方法进行正面引导。“我们会利用分发‘爱心菜’引导大家上报真实人数,话术就是拿着‘爱心菜’挨家敲门问家里有几口人,出发点都是为了大家好。”

杨舒鸿吉也与鲸平台谈到了一个沉痛的话题,那便是由“一例哮喘病人因120拒绝救援而病亡”事件引发的,“除了新冠,别的病都不是病”等质疑声。“眼下社会工作重心指向抗疫,当一个小区被封闭,生活节奏被打破,生活规则被重建,有个体遭遇不幸,让人感到痛心,这不是社会的本意,也不是任何人想看到的,但它就是发生了。这场抗疫之战,存在死角,但这个死角不会永远存在,媒体人的职责,就是让人们看到这些死角,也让需要帮助的人了解到求助的渠道。”

正如杨舒鸿吉所说,目前财联社|鲸平台整理了沪上媒体战疫服务平台合集,以期为市民提供帮助。

杨舒鸿吉告诉鲸平台,作为媒体人,最常被问的问题,就是某事件真相是什么,对某事件怎么看,媒体人承担了这份信任,便更有义务,也有能力承担三个责任——报道真相、帮助他人、留下有正面影响力的信息与内容。

抑郁研究所所长任可:人们需要正视抑郁情绪

任可作为一名心理创业者,在通过互联网传播“抑郁症康复”的精神心理知识。她的日常工作,是帮助抑郁患者人群,提供从筛查、预防,到康复治疗的精神心理解决方案。

(任可抗抑郁日常)

任可的办公、居住地点在北京,谈及疫情给工作带来的变化,任可表示,疫情给任可的帮助对象带来的影响很大。

疫情和居家隔离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人们的焦虑情绪。任可告诉我们,病友们怕断药,怕感染,更怕的是,被人知道自己有抑郁症。

据了解,抑郁研究所病友群内有一位病友说:“要是找村支书开证明可以去医院,那所有人就都知道我有抑郁症了,我还没结婚,万一以后别人不接受我怎么办?”

(抑郁研究所病友倾诉苦恼)

“因为怕人知道,很多病友铤而走险,选择从药贩子手里买替代药物,但抗抑郁药物都属于处方药,国家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岂能是这么简单从非法渠道购买?抑郁研究所内已经有好几位病友相继上当, 失望之后,更恐怖的是非法药物的毒副作用。让不少患者焦虑/抑郁/惊恐发作,导致心态更加不好。”

这种现象,让任可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们需要正视抑郁情绪与治疗需求,自己在为病人医治病痛本身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大家消除对抑郁症的误解和刻板印象。

鲸平台发现,任可在抖音平台上的每条内容,都以“所长,我有病。”“正常!”为开头。任可表示,她希望从抑郁研究所这里康复离开的人,可以不必再为抑郁羞愧,而是觉得“我毕业了。”

针对人们在被隔离期间产生负面情绪的情况,任可认为,人们被大量的负面信息所覆盖,无法从新闻中抽离,对日常生活提不起兴趣、焦虑不安、难以平静下来,这可能陷入了“共情疲劳”,也是大脑的保护机制提醒自身该休息了。

对此,任可给到建议是,让身体降落的同时,也让心灵降落。首先,可以放下手机,主动远离负面信息源。其次,可以尝试进行自我关怀。比如写下当天发生的,让自己感觉到平静快乐的三件小事,或尝试用对待好朋友的方法对待自己。

居家隔离并非只能带来焦虑,也让一部分人得到了疗愈。

“我们社群里有一个小妹妹,她之前社恐特别严重,去人多的地方都会惊恐发作。但是疫情长时间出不了门,她说:‘我觉得我社恐都好了,现在特别想跟人交流,哪怕是聚会,我都想试试了,孤独才是最折磨人的’。”

关于任可居家期间的生活状态,任可告诉鲸平台记者,她会在家里健身或者跳钢管舞。她还把核心资产——家庭图书馆,进行了变卖流动,卖了165本书,换了1300多块钱,又买了86本。

(任可的健身成果)

(任可的“换书“成果)

“这些流动的知识就会让我很快乐,书籍是最安全的庇护所,永远能给我力量。当客观现实禁锢了我们的物理空间,我们还可以用创造性和发展性活动,来实现微观上的自由。”

当然,最重要的日常之一,就是数(健康宝上的)星星、看星星,等所有星星消失。

和讯华东医疗编辑权婷:“不添乱”是最朴素的帮忙

权婷是和讯网医疗条线记者,她对鲸平台表示,她的工作受到影响并不大。

权婷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发布医疗行业上市公司相关报道,素材大多来自行业监管规定、上市公司公告与财报、资本市场传闻等,即使涉及采访工作,也大多是采集专家与企业内部人员的观点与回应,较少涉及到线下采访。

权婷生活发生的微小变化是,长时间居家,促使她重拾“种菜”大业。

权婷告诉鲸平台,她住在杨浦区同济大学附近某个老小区的一楼,家门口有一个小院子。

(权婷家门前的小院子)

3月10日,权婷得知,为配合城市抗疫工作,和讯网华东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要居家办公,那时,权婷所居住的区域快递正常运转,她便网购了一些蔬菜种子,充分利用居家时间和空置的“菜园”。

(权婷网购的种子)

“前几年我就有种菜的爱好,我在这个院子种过青菜、萝卜、南瓜……去年因为工作忙闲置了,我看院子都长杂草了。我打电话问妈妈,这个季节适合种什么,她告诉我可以种豆角和空心菜,3月上旬我没想到会封城,本来想在清明节时种,没想到这几天种菜成了我居家隔离期间最大的乐趣。”

全城防疫期间,权婷除了习惯性转发、扩散求助信息,同时整理出由官方渠道发出的辟谣,传播辟谣信息。

“从事媒体的人,在信息传播方面会更谨慎。我觉得,不论是作为媒体人,还是市民,线下,做好本职工作,体恤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配合防疫,线上,不信谣不传谣。不添乱,就是我们能做到的最朴素的帮忙。”权婷说。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