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证券 > 正文

做银行股东也许是当前不错的选择

2022-02-25 20:27:56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红周刊 作者 | 张昌华

在当前市场缺乏持续性行情板块的情况下,作为攻防兼备的资产配置,笔者认为逢低买入性价比好的银行股、做银行股东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银行股显现价值

我们先谈谈市场最关心的风险因素,即美联储加息。笔者认为,美联储即便有几次加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依然有限。全球化早就让各国之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形势,而且,我国的经济韧性很好、政策工具箱很丰富,完全可以化解美联储加息影响。

但市场对一些风险感到担心,并在这两周反映出来。在这种情况下,A股银行的价值越发凸显。在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上,金融股的估值一般应当是符合其实际价值和与其真金白银的现金分红能力相匹配的,通常情况下应当是估值合理、股价比较稳定、波动幅度不大的。

诚然,随着地方银行和城商行的崛起,上市银行数量的增加,直接融资对银行存款资金的分流,银行同行业的竞争会日趋激烈,上市银行的业绩增速会放缓,但银行股的调整已经充分反映了这种预期,目前有过度反应的嫌疑,毕竟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被资本大鳄操控市场的伎俩所迷惑,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保持坚定信心。

这几年不少银行股下跌惨烈,有其自身原因也有复杂的外部因素。

自身原因是在前几年房地产热的时候,部分资金投放给了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大型或超大型房地产企业,如果是住宅建设一般风险不大,因为有刚性需求,如果按所谓“高大上”的规划建设了过多的商铺、酒店、写字楼,由于电商等新经济、新业态的冲击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就会形成一些低效资产甚或无效资产而增加银行的呆坏账。

外部因素是机构抱团炒作“赛道股”,在市场总的新增入市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炒高需要资金头寸,就不免拆东墙补西墙,做空价值股炒作“赛道股”。当然,也不排除是主力机构的一种战略布局,有涨就有跌,涨得太高谨防跌得很惨,机构往往利用虚虚实实的各种信息,先做多再做空,或者先做空再做多,先把少数茅类股炒上去,做空价值股,再在价值股开始估值修复时掩护其从少数茅类股的撤退。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过较长时期的调整,当前的银行股可以说是处于底部区域,不少银行股的市盈率、市净率处于历史最低位,有的股价较之净资产打了六折、七折,有的较之发行价跌了40%、50%,一般银行股真金白银的现金分红高于一年期银行理财收益。最终,投资者会明白这赛道那赛道,不少理想很丰满,分红却骨感。逢低买入银行股当股东,即使股价涨得慢或滞涨,说不定现金分红也比存银行理财收益强。并且,从各种茅类股票撤退的资金极有可能进入低估值的价值蓝筹。以前人家参与银行IPO申购7元、8元好不容易中签当了股东,现在4元、5元就可以轻松买入,既相对安全,又能作为新股申购的市值配备,所以,当前逢低买入性价比高的银行股当股东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攻防兼备安全系数高。

坚持审慎原则

既然银行股很便宜,是不是就可以随便买?当然不是。笔者以为应坚持几点原则:第一,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和性价比原则。不盲目去跟风追机构抱团用以操控大盘指数的所谓“龙头股”,你看那些把投资简单化、简单“抄作业”、盲目布局所谓新赛道高价股的基金,现在净值普遍缩水了30%。逢低买入当银行的股东要从性价比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同行业中,坚持“三低一好”(即市盈率低、市净率低、技术处于低位、历年现金分红好)的标准选择投资标的,因为有的所谓龙头股往往不但股价高、而且现金分红收益率还不如一些非龙头股,那我们当然应选择那些股价更低、分红更好的银行股,逢低分批买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当它的股东。

第二,采取均衡配置策略。在充分分析性价比的基础上,既布局国有控股的工农中建交,同时考虑知名企业控股的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既考虑大型银行,同时考虑中小银行;既要现在密切关注预测其年度分配方案提取逢低分批买入,也要等到3月底4月初其年报发布、分配预案公布后决定仓位的增减,以适应市场可能出现的板块轮动和风格变化,根据自己的资金量合理均衡配置仓位。

第三,把中长期持有和波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涨高分批卖出落袋为安,跌深分批买入赚股,不断摊薄持股成本,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争取较好的投资收益。

(本文已刊发于2月19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