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银行 > 正文

中国华融2021年净利3.79亿元加速化险“瘦身”

2022-03-30 09:39:53来源:北京商报

在经历2020年的千亿亏损后,中国华融2021年业绩报交出了经营业绩扭亏为盈的“答卷”。3月29日,中国华融发布2021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3.79亿元。披露业绩数据的同时,中国华融还召开了业绩发布会对经营情况进行说明,并对剥离非主营业务的进展以及如何聚焦不良资产主责主业等问题进行回应。

图片来源:中国华融2021年度业绩公告截图

加速化险“瘦身”净利扭亏为盈

在前期发布正面盈利预告后,3月29日,中国华融正式披露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收入总额930.67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3.79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为1029.03亿元。

对于2021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的原因,中国华融此前在正面盈利预告中提到,一方面是不良债权资产业务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加大资产盘活和现金回收,继续保持了稳定的收入贡献。另一方面,2021年无过多存量风险资产对经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

不过,在业绩实现扭亏为盈的同时,中国华融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却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末,中国华融资产总额为1.57万亿元,同比减少4.4%;负债总额为1.46万亿元,同比减少7.2%。其中,不良债权资产为2923.54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减少17.2%;不良债权资产为280.7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7%。

在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看来,中国华融2021年资产、负债下降的原因是剥离了非主业,对公司资产进行了“瘦身”。同时,通过非公开发行内资股股份及非公开发行H股股份引入战略及财务投资者补充了公司核心一级资本,达到负债下降显著高于资产下降水的目标,显示出华融资产质量在持续改善中。

为回归不良资产主业,2021年中国华融加速对旗下非主业资产转让,先后发布公告拟转让华融交易中心、华融消费金融、华融证券、华融湘江银行、华融金融租赁、华融融达期货、华融晋商等股权,并拟通过“债转股+股权转让”方式对华融信托股权进行重组。

对于资产转让的进展情况,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华融总裁梁强介绍,2021年中国华融有序推进集团瘦身,金融子公司股权转让进度加快,华融交易中心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华融消费金融及华融证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其他5家持牌金融子公司股权转让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中。“下一步在机构进一步的清理瘦身之后,我们留下来的主业全部都是不良资产的经营主业。”梁强说道。

对于金融牌照子公司控股权转让后资本回收的用途,梁强提到,金融牌照子公司控股权转让后的资本回收将集中用于不良资产履约,保持稳健的投放,做好存量资产的回收盘活。在实现主业规模适度稳定的基础上,深化调整区域产品客户结构,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业绩表现。

推动破产重整成为新增长点

加速“出清”非主业业务的同时,中国华融正在聚焦不良资产主业的经营发展。从2021年的业绩分布来看,不良资产经营分部对中国华融贡献较大。2021年中国华融不良资产经营分部实现收入总额517.47亿元,较上年减少14.3%;实现税前利润72.06亿元,较上年增长135.4%。其中,收购处置类业务已实现收入83.96亿元,较上年增长1.8%;债转股业务实现收入68.61亿元,较上年增长140.7%。

2022年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华融在做精做强主业上有哪些具体规划?梁强表示,中国华融将从三方面聚焦主业发展。一是要做精做细处置业务,收购主动化提升价值挖掘能力、关注不良资产“新蓝海”市场,处置多元化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大资产推进力度,管理精细化要全面深入地摸清资产状况、逐户制定处置经营策略。二是要做强做新重组业务,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增强问题资产处置、问题项目盘活、问题企业重组、危机机构救助四大业务功能,推动破产重整业务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优化行业结构加快涉房业务转型调整和非房行业拓展。三是要做稳做优股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挖掘市场机遇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特殊机遇投资、企业并购重组和破产重整中的投资机会,挖掘有价值增长潜力的资产。

期,中国东方、长城资产先后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人民100亿元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重点房地产企业优质项目的风险化解及处置等。对于中国华融在房地产领域的布局,中国华融总裁助理高敢表示,该公司将发挥不良资产处置盘活的核心功能,以存量涉房不良资产为基础,优质项目的并购重组为方向进行布局。另一方面,将围绕自身和所属区域的存量,房企上下游联合产业链的战略客户开展并购重组,通过综合施策重点参与保交楼、烂尾楼盘活,“非居改保”等宏观政策支持鼓励与社会民生相关的业务。

廖鹤凯认为,房地产领域一直是四大AMC的重点业务,特别是在当下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下,收购不良资产业务中很大比例会是房地产及其相关资产。除了传统的资产处置模式,资产证券化、房地产并购融资和风险化解债券等模式也层出不穷,通过投行化综合手段在行业低谷期扩大业务成效,为未来业绩成长做准备。

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中信集团

2021年12月30日,中国华融完成了引战增资,共发行内资股392.16亿股、H股19.61亿股,总规模411.77亿股,募集资金420亿元。引战完成后,财政部仍是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27.76%;中信集团、中保融信基金则跻身为第二、三大股东,持股分别达到23.46%和18.08%。

在3月29日披露业绩报告的同时,中国华融还发布股东权益变动的公告宣布,股东财政部拟将其持有的该公司24.07亿股内资股(占已发行总股份3%)向中信集团增资。公告显示,财政部拟转让中国华融部分内资股主要是为了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本次权益变动前,财政部持有中国华融222.77亿股,占已发行总股份的27.76%,中信集团持有188.24亿股,占已发行总股份的23.46%。本次权益变动后,财政部持股比例降至24.76%;中信集团持股比例升至26.46%,成为第一大股东。

对于中信集团入股中国华融以及拟成为第一大股东后对中国华融的影响?梁强表示,中信集团在入股中国华融之前,双方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已经有广泛深入的合作,后续合作总体而言前景广阔、未来可期。中国华融“瘦身”后,尤其是转让金融牌照子公司完成之后,公司主业将更加突出、精力将更加聚焦,围绕问题资产、困境企业、危机救助、风险化解等功能优势和专业特长,将和中信集团的各板块、各机构形成较强的互补和协同,共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综合全方位的应用解决方案。

“中信集团成为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对双方都有利好。”廖鹤凯表示,在这个节点获得一张全国AMC牌照对中信集团的利好或许更大一点,对华融来说也是可以更好地获取和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水、提升协同效应,多牌照联动进一步稳固行业头部位置。(记者孟凡霞李海颜)

标签: 中国华融 扭亏为盈 千亿亏损 首次盈利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