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实时:北京人艺71周年院庆这天,冯远征、于震和观众说说心里话

2023-06-13 10:02:33来源:北京日报

2023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迎来建院71周年。站在71周年的新起点上,回顾与展望同步。当天下午,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邀请好友于震,从传承到未来,向观众朋友们聊起了心里话。


(资料图片)

谈传承:直接讲真话是人艺的传统

话题从2023年开年大戏《正红旗下》说起。“71周年是新开局,到底选那部戏作为今年的开年大戏?我们当时其实有十几个剧组备选,大家不停地讨论来讨论去。”冯远征说。敲定《正红旗下》,有着回顾来路的意味:71年前,北京人艺的开院大戏是老舍先生的《龙须沟》;71年后,带有老舍先生自传性质的《正红旗下》是一个沉甸甸的跨越时空的对答。

不久前,《正红旗下》刚刚结束了又一轮演出,部分场次中,老舍先生一角由于震饰演。“我到人艺22年,老舍先生在剧院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演这个戏,我压力太大了。”于震说。《正红旗下》年初首演时,他到最后也“没敢上台”。他不断研究老舍生平,还从网上找到了一段当年的采访录音,翻来覆去地听,模仿老舍说话的语气,排练到了自己已经有点“魔怔”的程度。

于震第一次登台那晚,冯远征在侧幕条观看。全剧尾声片段,老舍笔下的人物陆续与他告别,“我本来是要看大家的间距有没有问题,结果突然看见,于震泪流满面。他背对着舞台,观众们看不到他的脸,但他要保证有情绪在。”那个瞬间,冯远征非常感动,“于震是个人特点非常鲜明的演员,和饰演的人物是有距离的,但他能去一点点地改变、一点点地贴近,这是很难得的。”在观众们看不到的角落里,冯远征为他鼓掌喝彩。

但多年前,于震从冯远征那里“收获”过一次终生难忘的质疑。2002年,刚进人艺一年,于震出演了话剧《足球俱乐部》。两年后,这部戏演到第76场时,和他搭戏的冯远征在下场后严肃地对他说:“今天的发言和反应都不对。”一个戏演了两年,结果被同台的演员这么评价,于震有点懵了,问道,“哥,都演了76场,我还不对吗?”

敢于直接地讲真话,也是人艺的一项传统。“我年轻的时候演戏,如果有台词说得不好,下场以后到了化妆间,会发现好几个老演员等在那儿,告诉你,刚才说得不对。”冯远征说,“在这里,大家从来不会客气或是绕圈子,我相信这对年轻人的成长是更有益的。”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归根结底,源于对观众的尊重。

谈未来:进入又一个青春期的北京人艺

在一些人印象中,北京人艺当然是戏剧艺术的殿堂,但也是传统的,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里似乎有些“固执”地坚守着什么。“细想起来,人艺其实是最有开拓精神的剧院。”冯远征说。曾经,北京人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表演学派,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亦在这里诞生,未来,作为院长的冯远征想让观众看到与时俱进、进入又一个青春期的北京人艺。这次院庆的“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已经能透露出一些端倪: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前广场上,文创市集、戏剧快闪、集章打卡等内容都备受当下年轻人的喜爱,人气颇高。从点点滴滴的布置中,北京人艺想要向观众传达与时俱进的姿态和精神。

每当谈及未来,年轻人是无法避开的关键词。仅在今年,青年演员已经在人艺多部作品中挑起大梁,冯远征曾在之前的采访中提及,明年,人艺将有20多人退休,剧院到了新老交替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看不上年轻人,觉得他们不行、差远了,但到2013年,我开始真正教学,接触到90后时,我发现他们真的非常聪明。现在20岁的年轻人能接触到的信息量,和从前相比已经大不一样。”冯远征,不要用几十岁的眼光去看待年轻人,也不要拿阅历等优势去和年轻人的不足相比,“我们还是应该宽容一点,想想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人艺给了我们一个真正的家。”于震说。一路走来,他的成长都离不开前辈的殷殷提携,现在,他与冯远征都愿意为年轻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演员是一条漫长的、需要终生攀登的路,“人艺让我们知道,演员的意义是要在舞台上塑造活生生的人。”在71周年这个承前启后的节点,冯远征再次回望,看到了当年蹦蹦跳跳、欢呼雀跃着来到剧院的自己,年轻的他抱定了此生唯一的愿望:“做一个演员,做一个好演员,做一个像于是之先生一样的演员。”

(原标题:北京人艺71周年院庆这天,冯远征、于震和观众说说心里话)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高倩

流程编辑:u027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