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无人机送药、网约车搭桥、居医联手开辟绿色通道,特殊时期各方千方百计解决市民配药难题

2022-04-14 09:45:57来源:新民晚报

上海疫情高位运行,封控措施仍在继续。对于老百姓来说,除了日常生活物资的保供,配药难也让无数人感到揪心。尤其是一些慢性病老人和重病患者,一旦停药可能有生命危险。怎样才能保证特殊时期市民的“药箱子”不空?

关键时刻,各级党政部门和志愿者们想方设法为市民排忧解难。消防员用无人机送药,居委和医院联手开辟绿色通道,“配药专车”架起岛内岛外送药桥梁……

“志愿蓝”服务队无人机送药

“丰谷路牡丹苑对吧,好的,去龙水路老百姓大药房,需要冠心病的药物,收到。”吴张琦在那本记满求助信息的笔记本上记录下来电需求,马上驾车去药房取药。

吴张琦是徐汇消防救援支队的一名消防员。为解决封控区居民配药难题,浦西封控后,徐汇消防救援支队组建了一支“志愿蓝”便民服务队,用无人机为居民无接触送药,解决最后100米的配送难题,吴张琦就是这支便民服务队的一员。

昨天,记下配药需求后,吴张琦一边取车,一边给支队信通保障的无人机飞手周舟打电话,让他做好准备。

据吴张琦介绍,为了做好送药服务,他们与附近七十余个居委负责人都建立了联系,组建了一个“志愿蓝”便民服务群。在群里公布了服务内容后,送药求助电话他每天至少要接上百个。由于无人机数量有限,他每天不得不拒绝很多非紧急求助来电。

“我是一个不懂拒绝的人,有时接到求助电话,需要一些不是很急的药物,虽然不得不拒绝,但还是会记录下来,等空下来想别的办法帮忙送。”也正因如此,那本笔记本很快被各类求助信息填满。

据吴张琦回忆,随着疫情不断严峻,封控小区越来越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刚开始担心运力有限,怕拒绝太多会被投诉。后来想想,能做一点是一点,能帮一个是一个,不用考虑那么多。”

相比志愿者人工取药、送物资,无人机送药最大优势是无接触,而且方便消杀。每次飞行只消耗一根绳子,由居民自行取物,不仅可以省下防护服,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几率。

据统计,4月以来,徐汇消防救援支队的无人机便民服务队已累计接单完成近300次的“空投”服务。

新民晚报记者 潘高峰


“配药专车”搭建岛内外桥梁

崇明区横沙乡仅有一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渡口防疫“把关”严格落实,岛上老人的医药需求如何满足?在乡社建办工作者和各村基层人员齐心接力下,一辆“配药专车”往返于城乡之间,为横沙老人架起配药的桥梁。

“为了减少人员车辆往来、降低管控风险,我们实施统一收卡、统一取药。”横沙乡社建办主任王施捷说,“我们从各村基层工作者、志愿者处接到老人病历和医保卡后,派专人专车到市区取药。”每天上午11时,专车搭乘轮渡出岛,将整理好的医保卡等交付给对接人,再分发到老人亲属处。接到配好的药品后,专车搭乘15时30分的轮渡回到横沙,由各村志愿者接收并配送给老人。

“配药专车平均每天送卡百余张。”王施捷说,“当天来不及配药的,也可以延后。在许多工作者、志愿者的协力之下,确保老人准时准点拿到药品。”

类似的做法崇明其他区域也有。4月10日下午,崇明区庙镇保东村黄艳书记接到保西三队方一位癌症患者续药的求助:崇明区无法解决,需到上海肺科医院配药。

因为情况比较紧急,黄艳通过朋友圈发布求助信息。上海市区的网约车司机黄先生是崇明庙镇人,看到求助消息后,他主动联系黄艳,并提前在线上预约好肺科医院医生,以便加快配药进度。

在向镇政府报备后,双方商定由黄先生到道口取医保卡去上海肺科医院配药,然后约时间由驻守在道口的庙镇保供志愿者接头取药,以“专人专车”“全程闭环通行”的方式送抵庙镇。完成配送后,及时做好车内外、药品包装盒等消杀,减少隐患,顺利地解决了村民用药问题。

尝试成功后,崇明庙镇已通过线上招募市区防范区的庙镇籍人士,提供配药、送药保供志愿服务,搭建应急特需专用通道,保障特殊人群用药需求。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


居医联手开通配药绿色通道

家住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的李老伯常年服用药物控制血脂,最近因为疫情两个多星期没有出门,眼见药品要“断供”,幸好街道与普陀区宏康医院联手,开通了专门的代配药服务“绿色通道”,解了李老伯的燃眉之急。

为了打通战“疫”保供的“最后一公里”,为居民们的“药箱子”提供保障,宏康医院志愿服务队还在现有就医开药流程基础上,优化精简步骤,实现药品不断供。

首先是提交配药需求,居民将医保卡及配药需求交给居住社区志愿者。特殊时期,为了帮助更多居民获得急需药物,居民无需再提供医保本和药盒包装,这大大节省了志愿者的时间。

其次是交接医保卡。居民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联系相关居委会、块长、志愿者或楼组长均可进行登记,如有急性病等情况,也可致电居委会报备。非封控楼居民,配药专员直接告知医保卡交接时间和地点。封控楼居民,医保卡交接与封控楼其他物质的交接防疫程序相同。

志愿者各社区志愿者统一填写《代配药登记表》,在上海宏康医院院门处通过无接触配送,将医保卡和登记表交接给医院志愿者帮忙配药,再通过同样方式取药。配药费用根据现行医保政策缴付,自付部分由社区志愿者先行垫付,再与居民进行结算。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两袋合一”确保无一遗漏

志愿者小杨和小袁是宝山区友谊路街道配药应急小组成员,要负责8个居委会、15个自然小区的患者配药需求,每天都收上来的药单数量近百。

配药应急小组每天通过居委提前了解居民当日配药需求,然后上门收取病历卡、医保卡,根据每位居民的需求将所需药品清单以及配药的现金装成一个“配药袋”。小杨等志愿者收到这些“配药袋”,汇总各居民区的配药需求信息后,根据药量特制“装药袋”备用。

“不好意思哦,我现在才发现有个药忘写了,还能再加一个么?”“没事的,您能说一下药品名字吗?我们给您加上去,您放心!”有些老人年纪大了难免有些健忘,为了不让老人着急,不落下任何一个老人,志愿者出发配药前,居委会还会和居民电话沟通确认,再将一些临时增加的“订单”和所需材料一并放在门岗,“两袋合一”由志愿者统一取走。

为了完成近百份不同的配药需求,小杨和小袁这几天每天都骑着电瓶车往来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个对口定点医院和三个药店。“一开始肯定手忙脚乱,现在做多了就熟悉了。”小袁告诉记者。

遇到代配安定等管控类药品,代购志愿者还要通过人脸识别确保配药落实到人。“每位居民的‘订单’都要一个个对照检查,配药是大事,一点儿都马虎不得!”近百份配药清单加起来两三百种不同的药品,有时一家药房买不到,就多跑几家尽可能配齐。

每天配药工作基本完成,差不多已是晚上六七点以后了,配药应急小组的成员们顾不上休息,又匆匆忙忙提着药逐一配送到小区……“我们多跑跑没关系,只要能让居民放心、安心在家隔离,就有价值。”小杨说。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总结代配药“六步工作法”

“我们通常是两个志愿者一组,手上的病历卡少则一百多本,多则两三百本。”对于马桥镇的代配药志愿者朱磊来说,每次前往医院配药,都是大阵仗,短则两三个小时,长则十多个小时,整个过程几乎是一刻不停。“虽然很累,但只要能及时帮患者配到药,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为了破解居民“配药难”困境,马桥镇建立了志愿者代配药机制,成立了一支9人代配药志愿者队伍。3月14日至4月13日,这支队伍已累计完成代配药12420次。服务对象涉及马桥镇辖区内封闭管理的各居村、养老院、工地、宾旅馆、公司厂区等,解决了患者的紧急用药需求。

一次至少带上100多本“病历卡”和厚厚的一叠配药清单,怎么操作才能又快又准确?经过近一个月的磨合,闵行区马桥镇也总结出了一套“代配药六步工作法”。志愿者们的代配药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居村志愿者填写“封闭小区代配药服务登记信息表”(患者姓名、医保卡号、居住地址、所需药物名称和数量)并于每天12时前报送,特需用药可单独报送;

第二步,代配药志愿者至各居村收取独立密封包装的患者医保卡和医疗记录册;

第三步,代配药志愿者前往医院挂号配药,配药费用由患者医保卡支付,自付费用由代配药志愿者先行垫付;

第四步,代配药志愿者取药并核对药品数量与种类,同时根据配药清单,分拣打包药品;

第五步,代配药志愿者返程后及时将分包好的药品交给居村志愿者;

第六步,居村志愿者消毒后将药品送上门,患者核对药品无误后结算垫付费用。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


特殊紧急人群“特事特办”

为保障封控小区居民的用药需求,金山区山阳镇成立了“代配药专班”。专班通过建立“山阳镇封控小区代配药群”,由每个居委会收集居民所需药品名称、病历本及社保卡等,相关信息汇总后上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评估后报金山医院对接,再由配药专班人员前往金山医院代配药。通过“汇总—评估—审核—确认”一套完备的流程,确保药品需求的准确性。

同时,为满足居民在不同医院的配药需求,专班人员还前往亭林医院、钱圩精神卫生中心代配药;部分居民原先在市级医疗机构配药的,专班人员还协助居委会通过市级互联网医院诊疗配药,所配药品快递至配药专班临时办事处后再送至各个居民区。

目前,专班成员由6人组成,由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史丽娟担任组长,其他事业单位党员同志为组员。专班平均每日要为14个小区,70多个居民配药,涉及10个以上科室,截至4月12日,已为500多位居民完成2000多份药品的配药及送药任务。

山阳镇还对特殊紧急人群配药“特事特办”,对癌症患者配药等想方设法协调解决。如山新居民区一癌症患者靶向药告急,通过“借药”方式解决了“救命药”难题。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通讯员 王萍

标签: 绿色通道 宏康医院 求助信息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