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 > 正文

技术多元并进,真正回归市场,大咖共话未来汽车发展

2023-04-14 14:34:26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4月12日,由寰球汽车集团主办的“交融·共生——中国汽车发展趋势论坛”在北京召开。活动现场,多位行业专家、经济学家等汇聚一堂,围绕我国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多种技术路线并存

当前,汽车产业处于深度变革之中,国外此起彼伏的“禁燃”声也令不少传统车企绷紧了神经,技术路线何去何从成为业内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关资料图)

对此,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提出,政策的出台一定要听从消费者的声音,不能剥夺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禁燃”是趋势,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是另一面,需要更科学的管理和全面的统筹安排,包括产业布局、统筹安排、时间节点等。

吴迎秋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则从资源能源安全的角度进行了解析。“从资源角度来看,应该多种能源方式并存才是最安全的,将来我们有纯油车,有混合动力,有插混,有增程式,有纯电,有合成燃料、清洁燃料,包括酒精、汽油等多种方式共同支持未来5~6亿辆车运行,这是最安全的。”他强调,“多种能源方式并存意味着多种技术路线并存。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是竞争关系,是共融关系,不是替代关系。”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做出了预判。他指出,中国汽车市场和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将继续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而从技术路线来看,中国汽车产业将是融合式发展,不可能只凭一种技术打遍天下,今后还会呈现多元化增长。

李稻葵

之所以做出这种判断,李稻葵表示,理由有四点,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百姓收入会继续增长,汽车保有量还会提升;二是民众生活方式追求多元化,还要诗和远方,还要驾车远行;三是节能减排和能源安全不能与“禁燃”划等号,尤其是卡车使用甲醇比较容易减碳,而纯电动汽车在一些远行场景也不太合适;四是我国政策制定者尊重市场技术和百姓意愿。“所以,我坚定认为,我们汽车行业未来一定是交融共生的态势。”他说。

油电相互赋能

那么,未来燃油车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对此,徐长明预计,今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销量都会在1000万辆以上,且新能源汽车销量会逐步增长,而传统燃油车逐步下降,未来双方占比有可能是50:50,也有可能新能源汽车占到60%或者更高比例,但双方一定是共存共融的关系。对于燃油车,徐长明建议,一是要向着省油、减碳的方向改变;二是要做适度的智能化,不一定是高度智能化,但要具备基本的智能化功能。

徐长明

中汽政研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部总监周玮也指出:“据相关预测,到2035年之前,尽管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化车辆的市场占比仍然会持续提升,但这并不代表燃油车,包括纯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就没有发展空间了。在这个阶段,燃油车仍然会占据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所以,对于未来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路线发展方向,确实是需要多元化的发展。”

周玮还强调:“推动电动化发展并不代表只是发展纯电动,我们也鼓励多元化的技术发展,包括纯电、插电、增程、燃料电池以及混合动力等多元化基础路径的发展,这些都在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研究范围之内。”

周玮

另外,周玮建议,支持多元化技术路线发展,从政策角度研究建立统一的评价尺度;分车型、分场景设计差异化的支持政策措施;要结果导向,要精准施策,要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对于燃油车不要限制死,支持多种路线协同进行,避免传统行业出现大起大落,推动形成传统内燃机行业与新能源汽车相互赋能、协同并进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让市场真正回归市场

从需求侧考虑,著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的观点是,让市场真正回归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目前很多一二线消费者已接受购买、使用电动汽车,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汽车用户站队燃油车。

管清友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唱衰燃油车目前不太合适,而且从消费需求来看,各类车型都有自己的使用场景,每个用户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的使用场景波动性比较大,长短途都有,燃油车才是更加合适的选择。

崔东树

另外,管清友强调:“无论是从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维度还是技术路线维度,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一定要鼓励百花齐放,我国不可能像欧洲一些规模较小的国家一样突然禁止燃油车,我们输不起。”

事实上,即便是已经在今年3月底通过“2035年禁燃令”的欧盟,内部意见也并不一致,且“禁燃令”的通过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博弈的结果,而非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欧盟也在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施压下,为使用合成燃料的内燃机汽车提供了豁免。或许有一天燃油车会退出历史舞台,但在那之前,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预计将在很长时期内共融共生,协同发展。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