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 正文

一方鲜为人知的清代“亚元匾”,背后藏着多少故事

2022-11-01 17:53:17来源:凤凰网甘肃

□时下翁

静宁文化馆民俗馆藏有一方清代陕西乡试“亚元”匾额,入馆之前曾被当做切菜案板使用,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牌匾正面被人涂之以黑漆,题识模糊,故长期以来,时人莫辩其匾主及其所自。


(相关资料图)

2022年夏日,笔者约同县政协调查员马广平,两次前往馆藏地点拍摄实物,利用软件对所摄照片进行加工处理,释读出80%以上的题识内容,再酌之以史志图片和地方家乘资料,题识终于解读,“亚元匾”的历史面目,浮出水面。

匾中心“亚元”二字,为凹状阴雕,笔力雄浑,结体厚重,光线照射产生凸出的立体效果,令人啧啧称奇。其题识沿字边浅雕,分两行,布列大字左右。经放大,上款可以辨识的字为:钦命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等处地方、赞理军务……。下款辨识的字为:道光贰拾年岁次庚子恩科中式(?)……举人刘倣穆立。

上述可以辨识的40余字,虽不能完整通读,却向我们表达了如下重要信息:

其一,该匾“匾主”为清道光二十(1840)年庚子恩科乡试第二名获得者刘倣穆。

刘倣穆的名字首现于《民国县志·选举表》举人栏:“(道光)二十年庚子,刘倣穆字拱章,伯骐子”。其后93版《静宁县志·历代名人表》、《静宁教育志》等文献均赫然在列。《静宁刘氏家谱·世传》写得更为确凿:“(倣穆公)读书过目辄了,以道光丁酉科优贡第一名,中庚子恩科亚元”。可见,这位出身于静宁读书世家,居住于州城通化后街的一介秀才,凭藉过人天赋和勤奋努力,在夺得道光丁酉(1837)优贡考试第一名后,扬鞭奋蹄,再接再厉,三年之后,捷足庚子恩科乡试榜首,钦赐“亚元”匾额予以奖励,名至实归,荣莫大焉。

其二,代宣王命,书颁匾额者为陕西巡抚富呢扬阿。

富呢扬阿,满洲镶红旗人,1836-1842年任陕西巡抚。巡抚,从二品,全称是“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等处地方、赞理军务、节制各镇兼理粮饷”,上款因匾幅限制,省去“节制各镇”。职衔之后,择一姓字以自代,并书“为”字,介引下款,表明事由。下款署明该恩科乡试年代、中式举人姓名等情况,末尾书“立”。综合上述两条信息,并参考笔者电脑所存其时题匾图片格式,该匾题识可通读为:

钦命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兼理粮饷富为道光贰拾年岁次庚子恩科中式举人刘倣穆立。

笔者看来,这块距今182年,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富呢扬阿代表圣命,颁赐给陕西乡试佼佼者刘倣穆的“亚元”匾,具有非同寻常的存世价值——文物收藏价值。

明清两代静宁会试乡试以及贡监选拔,康乾《州志》、民国《县志》均有翔实的记录在册,但与科举相关的文物例如硃卷文凭等,极少留存。牌匾之类,尤如凤毛麟角,弥足珍贵。笔者曾见到庄浪朱店镇孔氏家藏的光绪五年由甘肃布政使崇厚书颁给武举孔宪钟的“武魁”匾,其题识和“亚元”匾如出一辙,可谓“文武双璧”,乡邦遗珍。

人们普遍认为,“乡试”是各级科举考试中竞争最为残酷激烈的一级,多少人五更灯火,皓首穷经,到头来依然是白衣秀才,难中举人。陕西作为文化“中省”,每届乡试录取不足五十人,录取率仅为1%。年届“而立”的刘倣穆一路过关斩将,于四五千考生中夺得“亚元”桂冠,一方面显示了超群的个人实力,同时也折射出静宁学子的整体水平。不说会试国考贡监选拔,单就乡试而论,中举人数就达70人之多,稳居陇东之首。康熙平凉知府王坦曾有言曰:“今岁季夏余试童子,诸邑不甚餍吾意,独静宁美不胜收,虎炳豹蔚,气象万千,五经七艺,踌躇满志……”足见静宁重教兴文,文风炽盛,源远流长,其形成有自矣。

笔者阅历有限,对该匾的书写者富呢扬阿知之甚少。浏览网络,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可以大略了解富氏与书艺之瓜葛。那是1842年初秋,被贬谪新疆的林则徐途径兰州,受到金城各界的隆重欢迎。时已升任陕甘总督的富呢扬阿在督署设宴招待林则徐,于游览河山之隙,共览壁嵌怀素米芾董其昌诸名帖以及富氏个人秘藏的赵孟頫《宝云寺碑》真迹。盛情难却,林公在富呢扬阿手绘的《韬光蜡屐图》《松阴补读图》等画作题诗留念。依依惜别之日,林则徐又写下《留别海帆》七律二首,坦言心迹:“宦踪离合廿年间,秦陇重逢鬓渐斑”,“慷慨论兵忠愤气,殷勤赠别解推情”,表明了二人久经考验的政治盟友关系。由是观之,富呢扬阿不仅是一位大收藏家,且是一位书画兼擅的艺术家。

明乎此,我们回头再赏风尘沧桑,历经劫难风尘“亚元”之匾,它那以颜楷为骨,篆籀为筋的浑厚天成,那宝相庄严的庙堂气象,无不令人心旌摇荡,如痴如醉。试问,如此水平之榜额,它处轻易可得见乎?

(平凉日报)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