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证券 > 正文

率先突破干喷湿纺碳关键技术——中复神鹰登陆科创板

2022-04-05 21:38:21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氢能产业再迎催化剂,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已重磅出炉。这对碳纤维——储氢罐最为主要的材料,无疑构成了重大利好,据悉中复神鹰(688295.SH)作为国内储氢罐用碳纤维的“尖端”供应商,于4月6日正式挂牌上市有望趁势迎来又一波快速发展期。

资料显示,中复神鹰为一家专业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干喷湿纺碳纤维的关键技术突破,且产品种类丰富、产能及产量均处于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前列。此次上市后,公司有望在科创板的加持下,逐步扩充融资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进而不断扩大产能、提升市场占有率。

国产碳纤维迎黄金发展期

中复神鹰近三年净利复合增速达226.49%

据中信证券预计,至2025年全球碳纤维需求达到24.2万吨,2021-2025年CAGR为20.3%,同时,考虑到2020年国内碳纤维的国产率不足40%,且随着国内企业的产能扩张和技术突破,预计国产碳纤维2021-2025年可实现36%的复合增速。

行业较为确定性的高增速也为中复神鹰的未来打开了巨大的成长空间。据招股书显示,近几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019年—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15亿元、5.32亿元、11.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8.12%;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615.11万元、8523.18万元、27876.21万元,年复合增速为226.49%。

业绩的持续增加与公司丰富的产品种类不无关系。资料显示,中复神鹰对外销售产品主要为碳纤维,主要产品型号包括SYT45、SYT45S、SYT49S、SYT55S、SYT65和 SYM40等,涵盖了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强高模型等多种类别,从而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交通建设等众多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产能及产量处于业内前列

积极拓展下游高价值、高增速领域

目前公司产能及产销量水平均居于国内碳纤维企业前列。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度国产碳纤维总产量1.8万吨,公司2020年碳纤维产量3,777.21吨,占国内总碳纤维产量的比例达20.98%,排名国内碳纤维产量第二位;2020年度国内碳纤维总消费量达4.88万吨,同期公司碳纤维国内销量3,625.28吨,市场占有率达7.43%,名列前茅。

同时,公司西宁一期万吨碳纤维项目已于2022年3月份全部建成, “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及原丝试验线项目、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和“西宁二期1.4万吨碳纤维项目”等多个项目正在顺利实施和建设中,可以洞见的是,公司产能不断提升,同时也将向航空航天和军工等高价值领域快速拓展。

根据申万宏源研报显示,在需求方面,行业景气度持续,中长期增长逻辑清晰,“双碳”带动碳纤维需求爆发;从供给角度来看,碳纤维行业壁垒高技术壁垒与资金壁垒,新进入者对行业的竞争格局影响有限。由此,随着中复神鹰后续产能的陆续落地,公司市场占有率有望继续提升。

干喷湿纺技术领先

大丝束碳研发有望带来新突破

中复神鹰于2012年在国内率先实现干喷湿纺技术产业化,系统掌握了碳纤维T300级、T700级、T800 级、M30级、M35级千吨级技术和M40级、T1000级百吨级技术,产业化水平领先于国内同行,更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众所周知,碳纤维生产过程具备高投资、高耗能的特征,进而使得行业规模效应显著,千吨级产线较百吨级产线可降本20%以上,这在中复神鹰的毛利率数据上也得到了体现。根据WIND数据显示,受益于技术突破下所带来的成本优化、以及单价提升的发展趋势,公司毛利率也得到了提升,并由2018年的11.48%上涨至2021年的41.62%。

若将碳纤维产品从每束根数多少的角度划分来看,又可分为小丝束和大丝束。一般来讲,小丝束的产品性能优异但价格较高,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高端体育等场景;大丝束生产和应用效率高,可以大幅度实现低成本的目标,主要应用于汽车、风电等工业领域。招股书显示,2021年3月起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和东华大学合作研发48K大丝束,有望为公司的大丝束碳纤维规模化生产带来突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自设立以来,公司不断突破高性能碳纤维的技术瓶颈,目前已取得67项授权专利。同时,公司以主要起草单位身份2次参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的制定,1次参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行业标准的制定。

面向未来,中复神鹰表示,将继续秉承“创新、融合、奋进、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与“让世界感受碳纤维力量”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企业。

标签: 关键技术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