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证券 > 正文

开年股市不佳影响新基金发行,新能源主题赛手遭遇“时差”尴尬

2022-01-14 22:43:18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红周刊 | 曹井雪

1月14日早间,信达澳银智远三年发布提前结束募集公告。该基金于1月12日发行,募集目标上限为100亿,提前结募意味着今年首只百亿新基或许已经出炉。此外,开年兴全基金任相栋的新品也成为了一只小“爆款”。另据记者了解,2020年状元陆彬的在发新品尚未结募,但或许已经超过40亿了。

不过并非所有的明星都能开年出彩,同档期挂帅新基的还有韩广哲、神爱前、李瑞等基金经理,凭借新能源走红的这些人也扎堆推出了新品,但是近期新能源赛道出现大幅震荡,板块龙头宁德时代今年也下跌了1.80%,基民先入为主的印象或许会妨碍新品的发行。

而且,由于基金公司布局“开门红”的产品数量较多,发行赛道拥挤。在明星基金经理都很难突围的情况下,知名度偏低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新发产品,或许会在2022年的发行大战中出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情况。

开年迄今二级市场不佳影响发行

据《红周刊》记者统计,截至1月14日,2022年以来的10个工作日内,已经有83只基金上档发行。而2020年和2021年,同一档期发行的产品分别只有50只和71只。今年发行数量的上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金公司争抢开局力求赢得满堂彩。

不仅从发行数量上,在基金经理配置上也是星光闪烁,其中不乏“顶流”冯明远和李晓星,老将崔建波以及新能源明星陆彬、韩广哲、神爱前、李瑞,医药明星皮劲松等。但是今年的发行情况却不容乐观,除了文首提到的三只基金外,根据《红周刊》记者的多方了解,其他产品的发行或低于预期。

对比2021年的同期数据来看,彼时一日售罄的基金数量达到20只,发行规模过百亿的基金也达到5只,其中李晓星在2021年初推出的银华心佳两年持有一日售罄,而且募集规模达到139.58亿份。同样还是李晓星,但他在2022年1月4日推出的银华心兴三年持有,却在已经募集了10个工作日后,尚未达到80亿份的募集目标。

综合《红周刊》记者的采访来看,开年以来市场行情的急转直下,是基金发行遇冷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截至1月14日收盘,2022年以来,上证指数已经下跌了3.1个百分点、深证成指下跌了4.7个百分点,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跌幅分别达到了5.27个百分点和6.13个百分点。

从板块表现来看,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国防军工、电气设备、电子和食品饮料板块开年来都出现了大跌,跌幅分别高达9.87%、7.16%和7.11%。相关基金业绩也受到了重创,其中长安鑫禧、长安裕盛等基金在不到10个交易日的时间里,回撤幅度超过15个百分点。

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知名分析师常玏表示:“短期的行情表现一直是影响阶段性基金发行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开年以来市场行情不佳影响基金发行,但是在本周市场稍稍回温后,发行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

此外,市场的大幅下挫令许多原本持有基金产品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而部分明星基金经理近期的业绩也同样受挫。这样一来,投资者如果考量基金经理的短期业绩和市场短期表现,的确很可能选择捂紧钱包,或者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对原有基金进行补仓操作来平滑收益,新基金的诱惑也大打折扣。

布局基金发行难度大

中加新兴成长等基金延长募集期

在一众新发基金中,从主题基金的布局情况来看,医药和新能源是基金公司最乐意布局的赛道。据《红周刊》记者统计,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就包括了东方汽车产业趋势、招商能源转型、东吴新能源汽车、恒越医疗健康精选、鑫元健康产业5只主动权益类产品,此外还有相关指数型基金也在发行中。但是,除了个别的中药股有所异动外,这两个板块年内皆表现欠佳,目前新发产品还尚未成立。

不过,2022年开年以来,农林牧渔中的水产养殖、采掘中的石油开采,以及银行和地产等板块表现出色,出现了国联水产等牛股。不过,《红周刊》记者注意到,今年冲击跨年档的基金中,并没有出现这类主题的产品。单从本次基金公司布局的产品来看,它们都没能踩中市场风格切换的节奏,主题产品滞后性严重。

对此,常玏表示:“基金发行前还需要经历申报、审批等步骤,平均需要3个月,最快也要1个月的时间,再加上许多基金发行的时间也较长,前后甚至有4-5个月。从基金公司做决策到基金的发行过程间隔较长,在此期间市场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经理,都不具备预测几个月后市场演变的能力,所以主题类公募新品往往时间错配。”

市场的影响不仅波及到了开年以来新发的产品,也进一步影响了原本还没有募集成功的产品,导致近期延长募集频频出现。据《红周刊》记者统计,截至1月14日,内地已经有19只基金(A、C份额分开统计)选择延长募集期。

1月5日开始发行的中加龙头精选就将原本定在1月14日的募集截止日期推迟到1月27日,其拟任基金经理为李坤元和张一然。在明星基金经理激烈角逐的跨年档,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经理名气方面,该基金都处于下风。

就两人而言,张一然在2021年7月28日才开始管理基金中加新兴成长,但截至2022年1月13日收盘,他管理期间,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只有-12.74%,位列同类基金的后15%。而另一位基金经理李坤元虽然有近10年的投资经验,但是管理基金总规模只有3亿元,由于她先后经历了信达澳银、东方、泰达宏利和中加这4家基金公司,每家的任职都较短,所以目前还没有一只主打的长期代表作。

自购应对发行低迷

基金公司左右为难

除了延长募集期,自购也成为应对发行寒潮的关键方法。有基金公司用自有资金认购产品,也有拟任基金经理对新发产品跟投。据《红周刊》记者了解,自购的举措一方面代表基金经理和公司对于产品未来投资方向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也代表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共负盈亏,与投资者站在同一战线上。

据统计,开年以来,已经有8家基金公司进行了自购,净申购金额超过4500万元。其中,出手最豪爽的基金经理当属老将杜猛,其拟出资500万元认购由他挂帅的上投摩根沃享远见一年持有。此外,李晓星、张萍也拟分别出资200万元和100万元来认购他们共同担当拟任基金经理的银华心兴三年持有。此外,信达澳银也出资500万元参与认购信达澳银智远三年。

此外,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从业人员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基金公司会推出赛道型产品,也会推出非赛道型产品。难免会发生赛道型产品错过热点、发行受挫的情况,但非赛道型产品所受的负面影响则没有那么大。”

常玏也进一步指出:“短期市场行情对基金发行的影响如此之大,也可以看到很多投资者还是有追涨杀跌的属性。我国公募基金完善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基金的投教工作也还不足。投资者的认知水平如果再上一个台阶,局面就会有所改观。”

附表:开年以来基金发行情况一览

(文中提及个股、基金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标签: 赛手 新能源 不佳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