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陈世旭:骗鬼吃豆腐

2022-04-21 19:43:15来源:新民晚报

能骗鬼吃豆腐的人只能是传说,在现实中压根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大的骗子,其实还是在自己心里。

我客居广州后,听到一句形容一个人很精明的俗话:“你呃鬼食豆腐啊?”其中“呃”即“骗”;“食”即“吃”,全句翻成普通话就是:“你骗鬼吃豆腐啊?”

这句话的出处是一个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个书生,超级聪明,连鬼也能骗。有天夜晚,一只恶鬼到了他家,要吃他。他说:“你要食我?冒门太(没问题),不过我很多天冒冲凉,肉又酸又臭,唔(不)好食的。不如你食我锅里的豆腐吧,比我的肉鲜多了。”鬼信以为真。书生借着鬼吃豆腐的工夫跑掉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老家的一位老同事,他脑子好,反应快,说话干脆利落,走路一阵风。后来当了领导,作报告不用稿子,说什么都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知人论世,杀伐决断,什么事都瞒不过他,谁也糊弄不了他。

很多年过去了。

去年,我因家事回了一趟老家,遇到这位老同事的儿子,很痛心地告诉我,他父亲走火入魔了!每个月按时把工资的大部分交给各种“保健公司”“养生研讨班”“生命科技讲座”,换回来林林总总能排毒、美容、抗癌、抗衰、防百病、包长寿的锅碗瓢盆、衣服被褥、固体液体……大包小包,长盒短盒,把家里堆得没处插脚。他每天进进出出地忙活这些,专心致志,乐此不疲,谁的劝阻也不听,固执得九头牛也拉不回。以致他儿子不得不对那些不时上门来“恭请”他的“业务员”“诚邀”他的“新相识”大打出手。但吵过,闹过,骂过,打过,一切无济于事,过后依然如故。

媒体上常有不法分子让人受骗的报道。有些欺骗手段并不高明,却那么轻易地就让人上当了。“欺骗”这一现象,游荡在城市、乡村、企业、学校乃至许多意想不到的地方。

学者专家们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法律学、医药学等各个方面对此做过深入的研究,苦口婆心地教人辨别骗子的手段以及不上当受骗的方法,千方百计地通过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体的宣传,让人有警惕性,有自我保护能力,绝对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等等。这些自然不无作用,但依然难以杜绝欺骗。

尤其受到注意的是老年人群体,比之其他人群,他们似乎更多也更容易受骗,简单归纳的原因大致是:信任度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认知力随年龄的增长而衰减;缺乏关爱,缺少子女、亲人的保护和提醒,诸如此类。

此外,骗术各异,受骗心理却相似。面对狡诈的骗子,他们常常容易犯以下几种错误:

一、自欺。虽然心存疑虑,但是面对利益的诱惑,努力说服自己,怎么看对方也不像骗子;二、侥幸。也许感觉到对方有花招,但手上已经多少有了把柄,比如押金、人质之类,却中了骗子的双簧局、连环局;三、从众。“三人成虎”,听风就是雨;四、以为是大便宜,却正是骗子的鱼饵;五、觉得名人和权威一定都比自己高明;六、对“朋友”“同学”“亲戚”“同胞”“同事”“同乡”“熟人”毫不提防;七、总觉得希望至少有百分之一,而不知骗子骗的就是那百分之一;八、明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却还是止不住接受暗示。

然而,上述种种,统统不属于我的这位老同事。耄耋之年,他依然生气勃勃,思维清晰,行动敏捷。虽然妻子早已病故,但儿女皆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对他百般照顾,特别孝敬。那天他儿子跟我谈了很久,百思不得其解。

我琢磨了老半天,说: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老人家一生风调雨顺,几乎没有遭遇挫折,形成了绝对的自信,自恃绝对不会犯错,他能骗鬼吃豆腐,谁也骗不了他。

这样的自信,其实同样是一种认知缺陷,一种不可救药的愚蠢。所谓愚蠢,就是不讲理,不分青红皂白——基于礼貌,这句话我没有说出。

能骗鬼吃豆腐的人只能是传说,在现实中压根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大的骗子,其实还是在自己心里。

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要警惕的首先是自己!(陈世旭)


疫情告急,上海很难,但上海人正互相支援,互相温暖,欢迎讲述你身边的抗疫故事,稿件、照片以及短视频请寄:hongse@xmwb.com.cn;或微信留言提供线索。

标签: 百分之一 又酸又臭 呃鬼食豆腐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