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翻译“双语版”小区通知、和爱人变身“夫妻档”志愿者,这位上海教授还抽空给学生们上了堂网课……

2022-04-06 14:15:59来源:新民晚报

李娜是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2009年她回国后,已经在南京西路街道锦延大楼住了13年。这场疫情之前,她和楼里居民们的关系,就像大多数人那样“友好而疏远”,只有较为相熟的邻居知道,“这是个热心肠的姑娘”。

这大半个月来,李娜却成为了锦延大楼里反复提及的名字——独居老人说,她是“最困难时刻帮忙买菜送菜”的好孩子;外国邻居说,她是最棒的翻译官和志愿者;居委会说,她成为了社区和居民之间信息沟通的纽带。

“阿婆,4月1日开始我们这里就要封闭管理了,4天不能出门了,家里菜都准备好了吗?”在得知浦西即将全面封闭管理的消息后,李娜在家“待不住了”。她和几位邻居一起,敲开了楼里一扇扇独居老人的家门,确保将消息传达给每一位。

遇到那些出不了门、买不了菜的困难老人,李娜拿出纸笔,记录下他们所需要买的菜品。待所有老人需求都排摸完后,李娜骑上助动车、做好防护,赶到家附近唯一还开着的大沽路菜场,进行采购。采购结束回到家,她又按照笔记本上所记录的,将菜品分类打包,送到每一户老人家中。

3月31日晚上,李娜在“锦延大楼临时志愿者群”内,看到了小区发出的关于封闭期间安排的通知。“通知很详细、也挺长,我就有点担心楼里的那些外国邻居,不能很好地掌握理解。”李娜告诉记者,锦延大楼的外国友人不少,几乎每一层楼面都住有外国邻居。于是,有多年留学史、如今又是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的她主动请缨,将小区通知翻译成“双语版”,待街道确认无误后,及时发放到了锦延大楼业主群内,方便了中外居民都能同步接收到准确的信息。

看到“双语版”通知,外国友人都很惊喜。李娜表示:“我也很高兴,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外语特长,回馈社会。”

4月1日早上8时,李娜准点为大学们上了堂“国际税法”网课。“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10时,李娜结束了整堂课。电脑前的学生们不知道的是,刚刚还在讲课的李老师,下一时刻,已经和丈夫双双换上了“小蓝服”当起了社区志愿者。

“网课要上,但核酸现场,我也得在啊。如果有外国邻居现场登记有问题的,得帮他们做翻译吧,楼里的独居老人,总得看着点、搀一把才放心吧!”带着“各种操心”,李娜和丈夫赶到了核酸采样现场。

刚到,就看到楼里一对拄着拐杖的独居老人,李娜连忙上前陪同测核酸,直到护送两位回到楼里,一转身,又帮助两位外国邻居申请了健康云上的核酸检测二维码,并安慰他们“别担心,我会及时把后续通知翻译出来,发到群里。”……就这样忙忙碌碌到11点,锦延大楼的第一轮核酸采样工作顺利完成。回到家,李娜拿出手机,居民们已在群里纷纷表示感谢。

“今天核酸检测组织得有条不紊,检测人员、街道、居委和志愿者辛苦了!”

“谢谢志愿者们,安排得很完美。”

“Thank you very much volunteers……”

还有不少居民单独@了李娜表示感谢。看到群里的消息,李娜很开心,也在群里与大家一同打气:“下一次核酸,大家继续加油!”对于连日来的付出,与邻居们的感谢,她只笑着说了一句:“防疫有责,我应该的。”

通讯员 彭旭卉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标签: 独居老人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这里就要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