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收下这份“600号”的处方……疫情防控期间和负面情绪说“拜拜”

2022-03-11 09:35:57来源:上海徐汇

上海本轮疫情已持续一周,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三件套、五还要”以外,由疫情防控衍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健康问题、隔离管控、社交距离等因素产生了紧张、焦虑、担忧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针对此类心理健康问题,记者特别采访了“600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主任范青,为大家排解心理困扰。

不敢去医院、不敢上班……正常吗?

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不敢去医院、不敢上班、不敢乘坐公共交通,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可能也“有问题”,这正常吗?

一般认为,焦虑、紧张等情绪,多是对应激情况的正常反应。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主任范青认为,因为疫情不敢上班、就医等行为,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即可解决。

范青告诉记者,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包括了三方面,分别是认知、情绪与行为,这三者又是两两相关并互相影响的。针对这样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调整认知来改善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据记者了解,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思维来进行心理治疗。改变不良认知后,负面情绪自然会消除,同时,也可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者听听轻音乐来放松自己。

“防疫方面的卫生知识已经广泛宣传,大家只要做好个人的防疫工作,正常生活就可以了。”范青表示。

凡事不要慌,“自助处方”解烦忧

被告知是密接、次密接、高筛人群后就开始紧张、担忧,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如何进行自我疏导,保持心理健康?

对个体来说,紧张、焦虑等情绪到达一定程度后,确实会产生一些生理上的变化,如肌肉绷紧、心慌、呼吸急促、出汗等,这不仅需要进行自我评估,还需要心理学、精神科的专业人士来判断。

“我们可以做一些放松的训练,运用一些心理放松小技巧。”范青告诉记者,针对疫情期间的普通大众,她特别开出了保持心身康复的“自助处方”。

记者发现,依照范青开出的“自助处方”中,“正念”“放松”“音乐”,可以按照个人兴趣爱好或环境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

其中,“正念”建议每天至少一次,每次约十分钟。具体做法是:在吃饭时,取一勺或一筷子食物停下,看着正准备吃的食物,闻它、听它,再把它放入你的嘴里;在咀嚼过程中,注意它的味道、纹理、温度,甚至是缓慢咀嚼时的声音;咀嚼吞咽后,继续关注它的味道、纹理、温度和你完成咀嚼时声音的变化。

“音乐”则可根据不同时间来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聆听,调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如,起床后聆听结构严谨、节奏分明的古典音乐(莫扎特《A大调第23钢琴协奏曲》《土耳其进行曲》《小星星变奏曲 K.265》);入睡前,选择优美宁静的钢琴曲(肖邦《降E大调夜曲》《a小调圆舞曲》),不仅极具穿透力,还可以扫去一天的烦恼,让活跃的大脑沉静下来。

谨防负面情绪“传染”,多沟通互动

遇到封闭、管控、居家隔离……如何帮助孩子改善焦虑、恐惧,甚至是失眠等问题?如何减少隔离中的孤独感?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个体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而压力则会对个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失眠、头痛、活力下降、食欲改变,在情感上产生恐惧、焦虑、无助的状态。对此,可以多鼓励自己面对现实,使用电话、网络等多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

在家庭环境中,个体的心理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甚至互相“传染”。范青认为,遇到居家隔离,孩子往往会比较闹,家长作为“中坚力量”应该处理好家庭关系,做一个良好的示范。

缓解负面情绪,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可通过一些小游戏来改善。范青举例说,可以把“捏球”作为家庭互动的小游戏,在家里找一些小球,从捏紧到放松,一组做十次。

此外,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情绪,应尽早识别,“越小的小孩子表达情绪越困难,他可能用行动来表达,如坐立不安、吃饭不香等。”范青说,在识别后,要多和孩子沟通、互动,如一起看动漫、打游戏,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孩子“报喜不报忧”,多了解孩子的倾向和兴趣,润物细无声地疏导孩子,缓解情绪。

小贴士

判断疫情下个体心理的正常与否,要从压力强度、平时个性、情绪行为变化程度及持续时间、生活受影响程度、应对有效性、社会支持网络等众多维度来考察。

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业机构提供的线上或线下的评估(如自评问卷等),获得较为客观的结果。在评估的同时,还可借助评估反馈的信息进行自我(或受专业指导下的)调适,改善心理状态。

当然,在某些危急时刻,请记得拨打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021—962525,电话的另一端总有人在守候。

奚亮

标签: 心理健康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认知行为疗法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