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世界聚焦:听!“春”的声音在申城飘扬

2023-03-27 12:00:13来源:新民晚报

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日程过半,一大批名家名团的到访,让上海处处回荡着春之声——剧场、音乐厅内响起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公益讲堂上名家与琴童面对面切磋琴艺,油菜花田旁映着舞者的笑容,各国手风琴演奏家明天则将汇聚长宁图书馆开启第五届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节。当代音乐艺术在“上海之春”展现出蓬勃朝气,在春天感受音乐的曼妙更成为了申城居民的日常生活。

经典弦音拨动春意盎然


名家大师和经典作品是“上海之春”的立“品”之本。本届“上海之春”,从“世界作品的中国演绎”与“民乐作品的时代诠释”等维度,推出了一系列重量级的音乐会。


(资料图)

上周六晚,吕思清与美杰新青年乐团来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带来了维瓦尔第与皮亚佐拉的经典《四季》。虽同为室内乐的经典乐曲,但两套《四季》分别代表了北、南两个半球的春夏秋冬。16个乐章的连续演绎,从《春》开始,观众可以跟随音乐家的演奏走过一个又一个季节,感受更替变换、万物更新,最终回归至《春》,寓意着年轮岁月的周而复始,新的春天又将开始。早早售罄的门票,几乎座无虚席的现场,见证着吕思清和经典之声的号召力。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美好寓意带着乐迷两度感受四季轮转,四首返场曲目更是让观众如痴如醉,终曲《梁祝》的即兴演奏众望所归,汩汩乐音流淌进了观众的心田,让人感慨,吕思清不仅是小提琴家,更是浪漫的音乐诗人。

再闻《梁祝》回溯办节初心


《梁祝》的再度响起,让观众的思绪飘回到1960年,“上海之春”之所以由“上海市音乐舞蹈展演月”定名为“上海之春”,正是取“万物复苏”和“欣欣向荣”之意。首届“上海之春”为期9天,当即涌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曲目,包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大合唱《六十年代第一春》、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等大型作品等。这些新中国文艺领域的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今年还恰逢第一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举办60周年,当年的比赛具有里程碑意义,涌现出了《赛马》《江河水》《三门峡畅想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等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以及闵惠芬、蒋巽风、萧白镛、王国潼等大师级人物。为此,3月31日将举办“2023弦动海上——二胡专场音乐会”,既是向前辈致敬,也集中展现上海二胡名家新秀传承创新的力量。

艺术交汇云集各地精品


“上海之春”始终在搭建全国优秀节目的发布和展示平台。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致敬大师·彭修文作品”民族交响音乐会》、甘肃省歌舞剧院《丝路花雨》、第二届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已上演完毕,郑州歌舞剧院《水月洛神》等品牌演出即将来袭,外省市乐团的专场演出数量占到了音乐节节目的30%。

上周五上演的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谢幕多达六次仍然掌声不息。诞生于1979年的《丝路花雨》让敦煌壁画以活态现于舞台之上,44年间,甘肃省歌舞剧院带着这部舞剧走遍40多个国家和地区,观演人次超过500万。

明后两晚,郑州歌舞剧院将带来大型舞剧《水月洛神》,首演于2010年的《水月洛神》曾一举拿下中国舞剧界奖项大满贯。舞剧以曹植的传世名篇《洛神赋》《七步诗》和中原传说为依托,巧妙地将“诗、书、礼、乐、舞”融汇一堂,以舞剧的唯美塑造了曹植性格中的浪漫和自由。

闭幕前压轴上演的《仲夏夜之梦》,将由上海交响乐团在总监余隆的带领下编织门德尔松的音乐梦境。莎士比亚的剧作内容奇幻浪漫,对于音乐爱好者而言,门德尔松为这部戏剧所作的配乐也许更吸引人,其中的“婚礼进行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乐段。著名演员张艾嘉将朗诵原剧选段,与门德尔松的音乐相辅相成,带着观众穿梭于莎翁笔下的幻境与现实。(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