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 > 正文

西安汽车产业悄然转变 方红卫会成就西安新能源汽车之都吗?

2021-11-29 15:01:27来源:中国汽车报

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浪潮的到来,正在让汽车产业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百年难遇的科技变革让国内不少正在谋求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名城,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陕西西安就是其中一个。前不久,西安市发布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目标是到2025年,将西安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产业发展实现“一跃升四突破”。

说到国内汽车工业城市,北有吉林长春、南有广东广州、东有上海、西有四川成都、中有湖北武汉,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陕西西安这座历史名城。这难免让人怀疑,在与上述城市汽车工业的竞争过程中,西安有戏吗?结论虽不好下,但如今的西安,确实多了一个更有希望胜出的理由,那就是迎来了一个很懂汽车的新领导——方红卫。

汽车“老兵”只需要“合适舞台”

11月7日,就在《实施意见》发布后的第4天,西安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了西安市委主要领导职务调整的决定:中央批准方红卫同志任陕西省西安市委书记;陕西省委决定,方红卫同志任西安市委委员、常委。

对于熟悉汽车行业的人来说,方红卫这个名字并不陌生。1989年,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专业毕业后,方红卫放弃了读研,毅然选择了当时发展相对困难、人才也更缺乏的陕汽。“在陕汽可以干更多的事,有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方红卫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袒露心声,“对于年轻人而言,给你机遇和台,让你大显身手比钱财要重要很多。我不需要一个大舞台,也不需要一个小舞台,我需要一个正合适的舞台度过人生中最青涩的年代。”

其实,当时的陕汽并不是一个清华高材生就业的好选择。据方红卫回忆,陕汽集团的年销量不过两三万辆,那几年的工作重点就是“找饭吃”。独立之后,陕汽既没有赶上各种利好的国家政策,当地政府又无法提供资金支持,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好在通过几次重大的资产重组,陕汽后来发展成了辖有17家子公司的企业集团,自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2008年,方红卫接任陕汽董事长,对于当时的任命,他用了4个字来形容——临危受命。因为在他上任后的第二年,全球便爆发了金融危机,市场萎缩,造车利润降低,必须寻找新的商机。嗅觉敏锐的方红卫看到了服务这块“蓝海”,果断提出要从传统的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今天看来,方红卫的理念是超前的,在那个大家都为了卖车而争得“头破血流”的年代,他居然提出,“所谓的产品、技术都是表象,归根结底是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为客户着想”,并早早地开始提供汽车金融服务,赢得了大量用户的信赖和肯定。

西安汽车产业悄然转变

2014年年底,在陕汽举行的2015年度商务年会上,方红卫表示,陕汽已完成向服务型制造商业模式的转变,正致力于进行O2O互联网台的升级服务。当时的他,以前所未有的底气和自信,满怀豪情地憧憬着陕汽的新未来。然而,世事难料,梦想还未落地,2015年,他就离开了汽车行业。随后,方红卫历任陕西宝鸡市委常委、副市长,渭南副市长和汉中市代市长、市长。尽管不再是“汽车人”,但他从未离开过陕西这片土地。在做“地方官”的几年间,他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懂经济、懂管理、懂市场且在重点领域富有专业,成了这名国企高管转任“地方官”最鲜明的特质。

在方红卫转战三地的同时,西安的汽车产业悄然发生了变化,开始积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落子布局:2017年,陕西以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为目标,提出了“300万辆”的产能计划。当年,西安的汽车制造业不负众望,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成为西安工业首个千亿级产业;2018年,西安连续出台《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西安市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2018~2025年)》和《关于推进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文件;2019年12月,西安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依托经开区、高新区、西咸新区,打造3个汽车产业集群,加快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推动传统汽车向高端、节能方向迈进;2020年,西安关注到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于10月发布了《西安市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 2022年)》,明确到2022年底,全市将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宜、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确保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西安市生产总值(GDP)实现了5个千亿级跨越,2020年正式步入“万亿城市俱乐部”,达到10020.39亿元。但在6座新晋的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中,福建泉州、山东济南、安徽合肥和江苏南通等都是“劲敌”,西安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同时还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防控的不确定。可以说,西安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很可能会成为促使这座古城再向前一步的重要支撑。

两个“汽车梦”相遇

审视当下的西安,产业基础已经基本打牢,产业链布局也相对完整,形成了“一南一北”两大汽车产业集聚区:城南以高新区、鄠邑区为依托,比亚迪、南京金龙开沃为支撑,形成集汽车新技术研发、应用、测试为一体的高新区汽车产业集群;城北则以经开区、秦汉新城、高陵区为依托,并以陕汽、吉利、宝能汽车为支撑,形成集商用车、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为一体的渭北汽车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底,西安拥有规模以上汽车生产企业86家,从业人员约8.5万人,总资产达1000亿元。

当然,短板与不足同样突出。一方面,西安汽车产业规模和聚集程度低,2020年陕西省整车产量为62.83万辆;另一方面,西安零部件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且分散,本地配套率低、体系水不高,难以形成聚集效应。除了陕汽、比亚迪等大型车企外,西安多数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薄弱,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掣肘当地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在提及西安正极力打造新能源之都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西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在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劣势在于西北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较低。不过,随着段时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西安似乎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乘联会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7个月,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含商用车和专用车)分别为21271辆、25791辆、18027辆和20179辆。可以看出,今年西安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较大增长。

在这个时候重回西安的方红卫,肩上担子不可谓不重。但与此同时,能换个身份圆另一个更大的汽车梦,也未尝不是一种幸运,毕竟方红卫一直都在关注汽车,心中的汽车梦从未放下过。公开信息显示,在宝鸡任职时,方红卫曾多次调研陕汽、法士特等龙头企业及县级工业园区;在汉中时,他于去年率队赴粤港澳大湾区招商,与陕汽控股、航盛电子、锐明技术等签署了汽车电子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刚“掌舵”西安,方红卫就会见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并在11月15日前往经开区调研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时,先后来到了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和陕汽重卡扩能项目建设现场,提出要着力做大做强做优汽车、新材料新能源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十四五”期间,机遇无限,挑战艰巨,具备专业知识背景、工业体系出身、深谙创新驱动内涵的方红卫,能否带领西安冲出重围,把西安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值得期待。(记者:施芸芸)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