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妙不可言——“半树梨花”梨园李军书法沙龙日前开展
2020-11-30 17:58:23来源:壹点网
秋风轻抚,秋叶轻舞。静美的秋日午后,“半树梨花——梨园李军书法沙龙”在武康路372号积庆堂拉开帷幕。
发心
“起先并没有想到要想把这些文字示于人前,只是想把自己对于人生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提到“半树梨花——梨园李军书法沙龙”的缘起,京剧表演艺术家、书法家李军谦虚地说。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许多人的生活节奏,其中也包括李军。无法登台演出的日子,李军蛰居家中,难得有机会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心灵沉下来。那段时间,他读了不少书,也将阅读、思考感悟用毛笔记录下来。
7月的一次聚会上,李军将这些文字展示给朋友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策展人祁和亮先生惊呼:“太有意思了!李军,你应该办一个书法展啊!”“行吗?”对于好友的提议,李军颇有顾虑:“这些书法也不是什么唐诗宋词、大家作品,都是很随性的涂抹,可以展出吗?”“当然可以”这时候,李军是书法老师茆帆先生给了他信心,“要的就是这些发自内心的文字。你来写,我替你把关。”
于是,便有了11月29日在武康路小洋房内拉开序幕的“半树梨花——梨园李军书法沙龙”。
得名
此次书法艺术展以“半树梨花”命名,对此,李军解释说,因为自己是个“梨园人”,又雅好书法,常年游走于舞台艺术与书法艺术之间。“一半是京剧、一半是书法”,李军说,这两者都是自己生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半树梨花”的展名,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孙红杰教授提出的。为此,孙教授还写了一篇骈四骊六的美文,赠予此次展览。此前,李军曾与青年歌唱家梦苇合作过一首京歌,歌名就叫《半树梨花》。“那是一个系列,我们计划推出梅花、桃花、梨花等一批的音乐作品,最后形成一张‘十二画谱’的作品。”李军解释说。此次笔墨的抒写,似乎又是将那些灵动的音符、旋律用笔墨凝固了下来。
灵犀
“不要轻视每一只猴子,他们都有可能是孙悟空。”“好看的脸蛋不少,有趣的灵魂不多”。“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离别。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而是遇见你才给了我最好的时光。”“饿了吃睏了睡”“别管闲事”……
步入武康路小洋房内的沙龙,随处可见这样灵动幽默的文字,令人忍俊不禁,而笑过后则往往陷入深深的哲思。“半数梨花”书法艺术展上,罕见巨幅作品,更多的是小品、扇面、条幅等小型作品。书写的内容也并非人们所常见的唐诗宋词、名人格言,而是寻常的人生思考。对此,李军介绍说,文字是人类交流、记录思想的工具。这一次,他更愿意把书法艺术还原为“写字”——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心有灵犀的有缘人分享。
师友
步入展厅,最显眼处挂着一幅欧阳中石先生的墨宝。提起不久前辞世的书画大家欧阳先生,李军充满深情:“我与欧阳老相识40余年,情如父子,平日里我管他叫‘大爷’。”晚年欧阳中石去外地,李军经常跟随身旁照顾。欧阳老每天早上七点半开始,练一小时字,李军便在一边看他如何运笔、用墨,受益匪浅。而此次展出欧阳亲赠的墨宝,也是表达对大师的缅怀追思之情。
作为梨园界第一位举办个人书法艺术展的艺术家,李军可谓“吃了回螃蟹”。他笑称:“勇气来自于师友们的支持。”对于李军书法生涯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恩师茆帆先生。“茆老师平时和蔼可亲,对我也总是鼓励为主。”但有意思地,最初支持李军办展的是茆老师,而第一个打击他的也是茆老师。在下决心办展之前,李军已经先后写了七八十副作品,但经过茆老师的挑选,剩下不到三分之一。“我问老师,平时你总夸我不错,这次怎么又说我不行呢?老师的回答是:‘平时你练字、自己欣赏当然要以鼓励为主,但是这次是展览给公众欣赏,必须严格。’”不仅如此,茆帆先生还要要求李军“真草隶篆”全面涉猎。“以往我篆书写得很少,这次也是自我挑战了,至于李军的篆书能得几分,欢迎朋友们到现场给我打个分。”李军幽默地说。
除了师长的扶持,还有朋友的帮忙。李军在圈内外是出了名的“好人缘”。此次展览最早是祁和亮先生提议的,落实场地的时候,祁和亮推荐了著名文化推广人邓亚鸣。听到这个名字,李军一拍大腿,“老朋友啦!我们认识都十多年了。”一个电话打过去,邓亚鸣拍着胸脯说,你的展览我负责了,你只要精心创作艺术,别的我都帮你搞定!”于是,便有了武康路老洋房内这一次艺术的缘聚。
在西式的建筑中欣赏古老的东方笔墨,用传统的书法传递现代人的人生感悟,这一切,只能用“缘,妙不可言”来形容。(作者:杜竹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和亮先生惊呼:“太有意思了!李军,你应该办一个书法展啊!”“行吗?”对于好友的提议,李军颇有顾虑:“这些书法也不是什么唐诗宋词、大家作品,都是很随性的涂抹,可以展出吗?”“当然可以”这时候,李军是书法老师茆帆先生给了他信心,“要的就是这些发自内心的文字。你来写,我替你把关。”
于是,便有了11月29日在武康路小洋房内拉开序幕的“半树梨花——梨园李军书法沙龙”。
得名
此次书法艺术展以“半树梨花”命名,对此,李军解释说,因为自己是个“梨园人”,又雅好书法,常年游走于舞台艺术与书法艺术之间。“一半是京剧、一半是书法”,李军说,这两者都是自己生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半树梨花”的展名,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孙红杰教授提出的。为此,孙教授还写了一篇骈四骊六的美文,赠予此次展览。此前,李军曾与青年歌唱家梦苇合作过一首京歌,歌名就叫《半树梨花》。“那是一个系列,我们计划推出梅花、桃花、梨花等一批的音乐作品,最后形成一张‘十二画谱’的作品。”李军解释说。此次笔墨的抒写,似乎又是将那些灵动的音符、旋律用笔墨凝固了下来。
灵犀
“不要轻视每一只猴子,他们都有可能是孙悟空。”“好看的脸蛋不少,有趣的灵魂不多”。“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离别。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而是遇见你才给了我最好的时光。”“饿了吃睏了睡”“别管闲事”……
步入武康路小洋房内的沙龙,随处可见这样灵动幽默的文字,令人忍俊不禁,而笑过后则往往陷入深深的哲思。“半数梨花”书法艺术展上,罕见巨幅作品,更多的是小品、扇面、条幅等小型作品。书写的内容也并非人们所常见的唐诗宋词、名人格言,而是寻常的人生思考。对此,李军介绍说,文字是人类交流、记录思想的工具。这一次,他更愿意把书法艺术还原为“写字”——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心有灵犀的有缘人分享。
师友
步入展厅,最显眼处挂着一幅欧阳中石先生的墨宝。提起不久前辞世的书画大家欧阳先生,李军充满深情:“我与欧阳老相识40余年,情如父子,平日里我管他叫‘大爷’。”晚年欧阳中石去外地,李军经常跟随身旁照顾。欧阳老每天早上七点半开始,练一小时字,李军便在一边看他如何运笔、用墨,受益匪浅。而此次展出欧阳亲赠的墨宝,也是表达对大师的缅怀追思之情。
作为梨园界第一位举办个人书法艺术展的艺术家,李军可谓“吃了回螃蟹”。他笑称:“勇气来自于师友们的支持。”对于李军书法生涯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恩师茆帆先生。“茆老师平时和蔼可亲,对我也总是鼓励为主。”但有意思地,最初支持李军办展的是茆老师,而第一个打击他的也是茆老师。在下决心办展之前,李军已经先后写了七八十副作品,但经过茆老师的挑选,剩下不到三分之一。“我问老师,平时你总夸我不错,这次怎么又说我不行呢?老师的回答是:‘平时你练字、自己欣赏当然要以鼓励为主,但是这次是展览给公众欣赏,必须严格。’”不仅如此,茆帆先生还要要求李军“真草隶篆”全面涉猎。“以往我篆书写得很少,这次也是自我挑战了,至于李军的篆书能得几分,欢迎朋友们到现场给我打个分。”李军幽默地说。
除了师长的扶持,还有朋友的帮忙。李军在圈内外是出了名的“好人缘”。此次展览最早是祁和亮先生提议的,落实场地的时候,祁和亮推荐了著名文化推广人邓亚鸣。听到这个名字,李军一拍大腿,“老朋友啦!我们认识都十多年了。”一个电话打过去,邓亚鸣拍着胸脯说,你的展览我负责了,你只要精心创作艺术,别的我都帮你搞定!”于是,便有了武康路老洋房内这一次艺术的缘聚。
在西式的建筑中欣赏古老的东方笔墨,用传统的书法传递现代人的人生感悟,这一切,只能用“缘,妙不可言”来形容。(作者:杜竹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