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 > 正文

古法制香“重现江湖” 让品香重新走进寻常人家

2020-09-29 14:49:39来源:中国新闻网

黛玉窗前的“幽香”,宝玉佩带的香串,元妃赏赐的“红麝香珠””……在《红楼梦》中记载达数十处的冷凝合香,近几年以伴手礼、文创产品等形式,走进福州人的视野。

古法制香“重现江湖”,背后是福州制香手艺人陈卫平多年的守望与努力。他期待着,“假以时日,品香能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就像品茶一样。”

记者近日拜访陈卫平位于福州市闽侯山兜村的工作室,推门而入,香气飘来,馥郁却不甜俗,正是展示厅木架上摆放的冷凝合香散发出的气味。

“中国传统用香,一种叫熏燃香,一种叫冷凝(合)香。”陈卫平介绍,熏燃香多作礼佛用,大家用得多;冷凝合香用天然香药、中药材制作而得,不需要熏燃也能够散发出气味,“在福州少之又少”。

穿过后院密匝匝的细碎绿叶,陈卫平领记者来到平日制香的小木屋,简单演示香佩的制作:取香料配伍,再倒入以中药特制的粘合液,搅拌至泥状,反复揉压,成形后用模具压制,印有“福”字的香佩显出模样。陈卫平取下模具告诉记者,修制好的香材再自然阴干窖藏一个月左右,成块后即可药香合一。

陈卫平介绍,古法制香有13个步骤,每步自有其讲究。比如配伍,不同药材之间相生相克,即便是同样的香料,搭配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制香的细微之处都在一勺之上”。

早在上个世纪,陈家先祖就开创福州冷凝合香制作技艺,传承至陈卫平已经是第四代。

陈卫平12岁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制香,但直至36岁才重拾这项老手艺,期间他经营着颇具规模的药材生意。为何从商人变回手艺人,陈卫平说,缘起于在非洲小镇游历时偶遇的一位手艺人,“师傅他心不求大,在一个地方把祖辈的东西守好,稳扎稳打,特别打动我”,那时陈卫平正因事业遭遇瓶颈而烦恼,突然想到,自己祖上有留传下来的手艺,为什么不去做呢?

2015年,陈卫平放下工作,全身心投入制香。除了钻研祖辈留下的香方,还不断查阅古籍,向有经验的制药师、制香师请教,一次次改进香品制作中遇到的紧实度不够、香气不稳定等问题。努力之下,陈卫平不仅复原香佩、香珠、线香等传统香品,还创新出香塑、香膏、香水等易被大众所接受的香品,吸引到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的海外订单。

去年,陈卫平与台湾书法家王金顺跨界合作,以甲骨文书法打造的香佩产品屡获文创大奖。如果没有疫情的原因,陈卫平本计划今年借助王金顺的艺术影响力,打开台湾市场。“台湾也有香技艺,不过以熏燃香为主,冷凝合香基本没有”。好在二人的“香交流”并未因疫情中断,前段时间,王金顺知悉陈卫平在溯源冷凝合香文化,特意发来视频,分享台北故宫展出的香珠模具。

在一楼展示厅门口,摆放着几十斤重的教学道具和制香原料。陈卫平说,除了接单为客人定制香品,他常常带着它们奔波各地开设体验课、公益沙龙,仅2019年就开展了51场活动。

作为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冷凝合香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卫平深知,纯手工的冷凝合香仍属小众,“这一行需要年轻力量”。但香材成本高昂、学徒来了又去等,都是陈卫平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现在推广就是用商业行为养公益行为”。

今年,陈卫平赶着潮流上夜市摆摊,开直播间吆喝宣传冷凝合香,也尝试制作年轻化、生活化的香品。前段时间,联合学生创作的十二生肖、八仙过海等卡通形象的主题香塑收获好口碑,让他惊喜,“像这种创作、创新一类的东西,小孩的灵性比我们更好”。他明白,香的文化“很久很长”,要传承下去离不开下一代。(彭莉芳 、林舒妤)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 铠甲哥装修网 新闻发布平台 中华网河南 鳢鱼商标注册 白茶